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评价
一、填空题
1、 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时,
应做到 _______因素与 _______因素
相结合。
2、 按照《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
_______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编制环境监测
报告。
3、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以
_______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秦岭、淮河以
南城市的降尘量在当地清洁点实测值的基础上增加
_______吨 / 平方公里
?月。
4、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时,单一测点监测数据和进行日、月、年平均值计算时应满足
_______和 _______的要求。进行区域范围的平均计算,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数应占整
个区域内所步监测点总数的 _______。
5、 计算 SO2、 NO2、CO日均浓度时,每天至少有 _______的采样时间。
6、 计算 SO2、 NO2、CO年平均浓度时,每年至少有 _______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7、 评价环境空气时,参与评价的项目中任何一项浓度不达标,则其空气质量为 _______。
8、 综合污染指数时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因子的指数 _______。
9、 空气污染指数( API) =101~200 时,空气质量为 _______ 。
1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分别执行 _______类和 _______
类地表水标准。
11、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 _______、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
级。
12、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
等于 _______,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
13、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Ⅰ ~Ⅲ类,或Ⅳ ~Ⅴ类水质断
面比例大于或等于 _______,则称河流以Ⅰ ~Ⅲ类水质或Ⅳ ~Ⅴ类水质为主。
14、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H3838-2002)的 _______类标准;
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 )的_______ 类标准。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3838-2002)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 29 项,其中 _______
项目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纳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
16、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以Ⅲ类水质标准为依据,出现超标现象时,需列出 _______ 及其
_______名称。
17、多时段污染趋势统计分析, 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法。 至少有 _______个时间序列的
评价指标值依次从前到后排列,计算秩相关系数 r s。
18、《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 (总站物字 [2003]52 号)中,根据监测结果,将区域
环境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分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 _______、 _______5 个
环境质量等级。
19、某市道路交通噪声 2005 年为 68.8dB, 与 2004 年相比( 2004 年为 67.8dB ),道路交通噪
声的声环境质量污染程度 _______ 。
20、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 _______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 _______
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
21、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
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
22、请写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负荷指数的分权重, 二氧化硫 _______、化学需氧量( COD)
_______、固体废物 _______。
23、湖泊(水库) 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指标包括: 叶绿素 a、总磷、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环境监测报告分
_______型。
A. 数据型和图像型
B.
数据型和文字型
C. 文字型和图文型
D.
综合型和报表型
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其数值范围应在
_______。
A.-100~100
B.-50~50
C.0~100
D.0~200
3、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百分率、集中式饮用水
源水质达标率、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四项指标按 _______权
重计算而得。
A.20 、30、 30、20
B.30
、 20、 30、 20
C.30 、20、 40、10
D.30
、 40、 20、 10
4、环境质量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受纳污染物
_______,用于反映评价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