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中医护士试题及答案.docx
PAGE
1-
肺胀中医护士试题及答案
一、肺胀的中医诊断与护理要点
(1)肺胀的中医诊断主要依据《黄帝内经》中的“肺胀”病名,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诊断要点包括: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喘息病史,呼吸急促,动则加剧,伴有胸满、气短、乏力等症状。望诊可见患者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有瘀斑。闻诊可闻及喉中痰鸣,呼吸音粗糙。问诊需了解患者发病诱因、病程长短、生活习惯等。切诊时,脉象多表现为沉弦、细涩或结代,提示肺气虚弱,痰瘀互结。
(2)中医护理要点在于辨证施护,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咳嗽、喘息的音色和痰的性质等。其次,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整饮食起居,如寒证患者宜保暖,热证患者宜清淡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再次,进行中药护理,如煎煮、服用中药时,注意药液温度适宜,服药时间与饮食相配合。此外,加强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3)肺胀患者中医护理中,特别强调呼吸道的护理。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锻炼,增强肺功能。对于痰多患者,应及时给予祛痰、排痰护理,如拍背、湿化气道等。同时,针对患者体质,可选用中医外治法,如拔罐、敷贴、穴位按摩等,以改善肺功能,缓解症状。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整体调理,包括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整,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肺胀的中医护理措施与操作
(1)肺胀中医护理措施中,穴位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如选取肺俞、膻中、中府、天突等穴位,采用揉、按、点、掐等手法,每日进行1-2次,每次15-20分钟。例如,在临床护理中,对一位患有肺胀的65岁男性患者进行穴位按摩,经过连续5天的护理,患者呼吸频率由原来的每分钟30次降至25次,喘息症状明显改善。
(2)中药雾化吸入是肺胀患者中医护理的另一种重要操作。通过将中药煎煮成液态,利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的颗粒,让患者吸入。研究显示,采用中药雾化吸入的患者,其痰液黏稠度降低,痰量减少,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呼吸状况。如在一项针对30例肺胀患者的临床研究中,采用中药雾化吸入的患者,其痰液黏稠度由原来的4.5降至2.8,痰量由原来的150ml减少至100ml。
(3)肺胀患者中医护理中,饮食调理同样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例如,对于寒性肺胀患者,宜给予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鸡汤、鱼汤等;对于热性肺胀患者,宜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在临床护理中,对一位患有肺胀的75岁女性患者进行饮食调理,患者经过连续3周的饮食护理,体重增加,体力明显恢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患者的食欲。
三、肺胀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1)肺胀患者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于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首先,患者需了解肺胀的病因和诱因,如长期吸烟、接触粉尘、感染等。教育患者戒烟限酒,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接触,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例如,通过组织健康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让患者认识到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措施,如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
(2)呼吸功能锻炼是肺胀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患者应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以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效率。指导患者进行每日的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深呼吸等,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日2-3次。通过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改善通气功能。例如,在家庭护理中,一位肺胀患者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其最大通气量从锻炼前的1.5L增加到锻炼后的2.0L。
(3)饮食调养是肺胀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患者应根据中医理论,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脂肪,如鱼类、豆制品等。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认识到合理饮食对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例如,一位肺胀患者在接受了饮食调养的教育后,改变了饮食习惯,增加了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