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分析.pdf
第23卷第2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3No.2
2024年6月JOURNALOFTAIYU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Jun.2024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分析
苗倩倩,胡道华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借助ArcGIS10.8等工具,运用不平衡指数、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法等数理分析
的研究方法,选取河南省豫中地区为研究区,统计出310个国家级和省级的传统村落,对其空间分
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最后结果表明:1)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区域分布不均衡,且空
间分布形态呈现凝聚型,总体概括为“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2)平顶山市的郏县中部和西部地区
是高密度所在区;宝丰县、禹州市、登封市、鲁山县和舞阳县是低密度所在区;3)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主要有高程、水系、交通、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等,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其分布逐渐变少;随着传统村
落与水系缓冲区的距离增加,其数量先减少后增多;传统村落距离道路越近,其分布数量就越多;经
济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和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反而就越少,其保存的程度也就越
完好,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核密度分析;豫中地区;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672-2027(2024)02-0079-08【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中国传统村落的概念是由“古村落”发展而来的,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修建,至今仍为人们服务,具有
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建筑风貌、环境以及村落选址没有较大变动的村落[11.传统村落是构成传统文化遗产极为
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见证历史发展、承载文化传承方面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同时在历史、文化、建筑、美学
以及旅游等领域具有独特价值[2].目前,在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等六部门公布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
中,又增添了1336个传统村落的名单,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中国传统村落总数为8155个,意味着中国传统
村落保护工作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投人到传统村落的研究中,由此也获得
了不少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国外关于传统村落
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国内主要包
化[10]、生态[11旅游[12,13]视角的传统村落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试图运用
相关研究方法和GIS分析工具对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以期为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开发
与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1石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历史上曾被称为中原、中州或豫州,后来简称为“豫”由于其广大的地域位于黄河的南部,因此得
名河南.考虑到地理和经济的差异,河南省分为豫北、豫西、豫中、豫东和豫南这5个主要的地理区域.豫中地
区涵盖了郑州市、许昌市、漯河市以及平顶山市这4个地级市共16个县(市区),该区域内分布有众多历史文
化名城和重要遗迹遗址,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国早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核心地带
收稿日期:2024-02-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苗倩倩(2000-),女,河南许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文地理方向研究,
通讯作者:胡道华,教授E-mail:williamhdh@.
80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也是其优势条件,自古以来成为不同地域人群交流和文化交融的重
要场所.因此,研究该区域内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对豫中地区乃至河南省的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
2012年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的评选开始,直至2023年3月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被公之于众,全国总计
有8155个村落被列人这一名录,其中河南省有276个,而豫中地区则占据了57个.另外,到目前为止,河南省
的省级传统村落数量共计1035个,其中,豫中地区的传统村落数量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