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版) 课件 第13章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3章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 13.1备份和恢复
· 13.2完整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 13.3差异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 13.4事务日志备份与恢复
· 13.5一种备份案例
2023/9/9
第13章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13.1备份和恢复
13.1.1备份和恢复的概念
前面两章分别介绍了通过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但这种安全是相对的。不但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本身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且作
为硬件支撑的计算机也有可能出现不可修复的故障,还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
的客观因素,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数据的损坏或丢失,而避免这些损坏和丢失不
是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力所能及”的。因此,需要寻求另一种数据保护
措施——数据备份和恢复。
2023/9/9
13.1备份和恢复
备份,就是定期地把数据库复制到转储设备的过程。其中,转储设备是
指用于存储数据库拷贝的磁带或磁盘,存储的数据称为后备副本或后援
副本,或直接称备份。
恢复,就是利用备份的后备副本把数据库由存在故障的状态转变为无故
障状态的过程。备份和恢复的目的是在数据库遭到破坏时能够恢复到破
坏前的正确状态,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丢失。
如何有效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使得即使出现数据库故障时也能够
避免数据丢失或将数据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是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要讨论的内容。
2023/9/9
13.1备份和恢复
13.1.2恢复模式及其切换
恢复模式一共有三种:简单模式、完整模式和大容量日志模式。数据备份
需要在给定的恢复模式下完成,这意味着在不同的恢复模式下所备份的内容和
方法将有所不同。
1.简单恢复模式
此恢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只对数据进行备份,而不对日志进行备份,因而
不需要管理事务日志空间。因此,简单恢复模式可最大程度地减少事务日
志的管理开销。简单恢复模式是最简单的备份和还原形式。该恢复模式同
时支持数据库备份和文件备份(不支持日志备份)。但是使用这种模式将
面临很大的风险:如果数据库损坏,则简单恢复模式只能将数据恢复到最
近数据备份的末尾,而在最近数据备份之后所做的更新便会全部丢失。
通常,简单恢复模式用于测试和开发数据库,或用于主要包含只读数据的
数据库(如数据仓库)。简单恢复模式并不适合生产系统,因为对生产系
统而言,丢失最新的更改是无法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完整恢
复模式。
2023/9/9
13.1备份和恢复
2.完整恢复模式
该模式不但支持数据备份,而且支持日志备份,即此模式完整记录所有事务,
并将事务日志记录保留到对其备份完毕为止。如果能够在出现故障后备份日志
尾部,则可以使用完整恢复模式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点。完整恢复模式也支持
还原单个数据页,支持数据库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由于支持日志备份,因此完整恢复模式可以在最大范围内防止出现故障时丢失
数据,可以将数据库还原到日志备份内包含的任何时点(“时点恢复”)。假
定可以在发生严重故障后备份活动日志,则可将数据库一直还原到没有发生数
据丢失的故障点处。这是完整恢复模式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缺点:需要使用
存储空间并会增加还原时间和复杂性。
从还原程度看,完整恢复模式是最理想的,但是这种模式是很“沉重的”(备
份的内容多),因此对包含数据量很大的数据库而言,其时间和空间代价都是
昂贵的。
2023/9/9
13.1备份和恢复
3.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
此模式是完整恢复模式的附加模式,是一种特殊用途的恢复模式,偶尔用于
执行高性能的大容量复制操作。与完整恢复模式相同的是,大容量日志恢复
模式也需要日志备份,它将事务日志记录保留到对其备份完毕为止;不同的
是,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通过使用最小方式记录大多数大容量操作,减少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