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及其对策3.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 年第 8 期 No . 8 ,2007
(总第 33 1 期) EDU CA TION AL R ESEA RCH General ,No . 33 1
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及其对策
何建坤 孟 浩 周 立 吴玉鸣 李应博
[摘 要] 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对于推进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 ,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是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 ,
研究型大学的“四大创新平台”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与实现大学向企业进行创新能力
转移的有效支撑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紧密合作并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 ,有利于提升大学的
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 ,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与影响 。大学科技园
是整合大学优势资源 、营造创新环境 、凝聚创新人才 、实现研究型大学向企业转移创新能
力的重要平台 ,研究型大学 、政府 、企业 、中介机构都应围绕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来开
展技术转移工作 。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 ;创新能力转移
( )
[作者简介] 何建坤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084
从 1995 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到 2006 年自
主创新战略的确立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 一 、问题的提出
新能力已经成为“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
科技与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此 , 中央财政 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世界上很多发达
用于科技 、教育的支出逐年增加 ,仅 2006 年两项 国家和地区实施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战略 ,将大
支出就分别为 774 亿元和 536 亿元 , 比2005 年增 学作为科技竞争的战略基地 ,通过大学的人才培
①
长 292 %和 394 % 。 大学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 , 养 、知识生产 、技术研发和 自主创新 ,为国家提供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日益凸显 ,有力 科技发展必需的人才 、技术 、科研成果 。为了顺应
推进了我国科技与教育的自主创新 。然而 ,研究 时代发展的潮流 ,夺取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2006
型大学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自主创新的主要参 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实施自主
与者之一 ,如何解决科研的“顶天立地”与“产学研 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 。这对研
合作”问题 ,更好地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 ,进而促 究型大学实现教学 、科研 、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走
进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 ,服务于创新型 向科技 、经济的主战场 ,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
国家的创新实践 ,一直是政策制定者 、专家 、学者 如何合理借鉴国外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与
②
关注的热点问题 。 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 ;如何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研
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实践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探索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制度安排研究”课
题批准号 :DFB030294)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