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备考申论范文.doc

发布:2017-09-07约1.12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创新、创业来赢取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 “成长的烦恼”困扰着中国。无论是相伴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而相生的公平问题,还是以资源和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问题,都让我们步伐沉重。如何打破凝滞和沉寂,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不仅影响着当代中国,更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未来。 创新就是对现状的重新思考,对命运的重新选择。创业,就是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对价值的重新评估和构建。面对当前发展的问题,鼓励创新和创业,就是谋新篇开新路,就是培养未来的发展动力,是在追求公民个体的梦想。同时,创新和创业精神还意味着颠覆,意味着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回归。 创新和创业意味着政治治理常态的回归。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满足民众的需求,而“唯GDP”的政绩观,以凯恩斯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刺激观,带来的却是价值的迷失和扭曲。创新,首先就意味着回归常态,回到价值创造的原始起点。作为政府部门,解放思想的第一步,就是推倒旧有的思维套路,拨开种种价值判断迷雾,回归常识和常态。跳出原有利益格局,以长远眼光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十八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治理思想常态的回归,这是政治治理的创新和创业。作为管理者,政府科学治理是创新创业形成社会潮流的前提,是中国社会步入真正发展大门的关键。 创新和创业是颠覆原有价值结构,建立富于生机活力的价值秩序和体系。作为新经济的引擎,互联网在催生一个个新产业的同时,也在颠覆和改造传统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互联网+”,强调的就是这种颠覆和改造。真正的创新并非源于少数精英和自上而下的推动,而是一个基于大众的、草根的、自下而上的全民创造进程。万众创新,就是生活在基层的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产生变革发展的要素,激发出最活跃的思考力;大众创业则是激发普通人的创业激情。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小米,都是通过打破旧有的价值链条,用最有希望的方向来整合,构建崭新的价值版图。运用政策的力量推动创新和创造,带来技术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变迁,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 创新和创业打破原有的利益藩篱,在发展的基础上重建社会公平。经济社会腐败源于结构固化,圈子文化泛滥,这些困扰和阻滞,锁住了青年人奋斗的激情;而家庭的传统和保守,也让年轻人缺乏展翅高飞的机会。通过制度创新,打破社会资源的垄断,则为民营企业开启了发展的新航道;通过在社会上宣传,激荡起全社会的创业精神,就能让有梦想的创业者找到发展的机会和资源,以奋斗精神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当创业精神成为潮流,就能重新划分利益格局,以发展求取公平。 发展中的中国正在接受历史的考验。将创新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阶层,让每个公民都积极思考“我”之于国家富强的意义,以兴亡责任发扬中华民族的独创精神,才能让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形成潮流,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和繁荣。 弘扬道德——让生命之花精彩绽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必然受他内在的思想价值观念所驱使,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以及行为选择。当前我国屡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根本原因在于真善美价值观的缺失,因此,弘扬社会良好道德风气,让道德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灵魂的土壤,才能实现生命之花的精彩绽放。 传统国学是道德弘扬的源头之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传统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本源知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不能从课本中抹去。而正是因为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缺失,才使得学校中暴力事件的产生,社会中“人心不古”案例的频发,因此,弘扬道德,传统国学经典不能缺席,它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一把利剑,是驱散道德迷雾,医治道德病痛的一剂良药。 学校教育是道德弘扬的关键所在。“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健全人格的塑造离不开较好习惯的养成。而好习惯的培养,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也很重要。塑人如同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而这个“本”与“根”即真善美道德的弘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重视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培养和熏陶,一方面要将传统国学经典纳入到课程的科目选择中,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让大家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向美德靠拢,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精彩绽放。 身体力行是道德弘扬的最终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扪心自问:在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批评、指责的时候,是否想到“我”也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制造者?有句话说的好,“你就是他人的环境。”一个人的嘉言善行,就是对美好道德品德的无声诠释,就会在他人心中激起善的涟漪。只要每个人都从自我做出改变,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信友善,乐于助人,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弘扬贡献自己的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