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抑郁症》ppt课件.ppt

发布:2018-06-16约3.9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 而女性则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经过诊断的人群发病率为2%~3%。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与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苏增锋 老年抑郁症,是常见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抑郁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一、老年抑郁症概况 1.定义: 泛指存在于老年期( ≥60 岁) 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 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 2.主要临床特点:持久的抑郁心境 3.主要表现: * 情绪低落 * 焦虑 * 迟滞 * 躯体不适等   不能归同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4.特殊性 疑病性:消化系统症状 激越性:最常见于老年人 隐匿性:身体症状 迟滞性:行为阻滞 妄想性:出现妄想或幻觉 抑郁症性假性痴呆:可逆性认知功能障碍 季节性:冬季 5. 发病率:   目前关于老年抑郁发病率的研究很少   使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其发病率也不同 国外 社区为5 %~15 % 老年护理机构约为15 % ~ 25 % 国内 社区约为6 %~29.4 % 6.危害: 躯体功能下降 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 社会剥夺、孤独感等 容易导致自杀 医疗费用增加 老年抑郁的预后较差 Post提出的1 /3 原则:  即1 /3有改善、1 /3保持不变、1 /3越来越差 Cole的研究:  25%康复、 15%处于病态、 60%复发 预后差的原因: *先前情感障碍的增多  *社会支持较差 *活动水平较低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退化等 二、病因 1.生理功能的退化   国外:脑功能的退化      血管疾病(尤其是脑白质的损害)   国内:中枢神经递质改变      脑形态的变化      正常睡眠和生物周期紊乱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调节功能削弱 2.躯体疾病与功能障碍   是老年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子;   因此而致的残疾与其更为密切。 3.心理因素  * 性格(神经质)  * 角色转变  * 消极应对方式 4.社会因素  * 不良社会关系  * 负性生活事件   * 婚姻及经济状况 * 缺乏情感支持等 随访研究结果:   * 既往有情感障碍史 * 健康退化   *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 神经衰弱   * 先前有威胁性生活事件   * 社会支持差    * 较高的服务费用   年龄、婚姻状况、性别、教育水平和痴呆类型与                  抑郁的相关性不大。   三、诊断及评估 1.诊断标准 WHO: ICD-10 美国精神病协会: DSM-IV 国内: CCMD-3 未将其列为独立诊断类别 目前认为应符合一般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但应注意老年抑郁症的某些特有的临床特征. 2.分类 不同的诊断标准对于抑郁的分类是不同的。 DSM-IV:重性抑郁障碍 心境恶劣障碍 抑郁障碍       CCMD-3:双相障碍抑郁相 抑郁发作 环行情感障碍 恶劣心境等 3.评估 老年抑郁量表(GDS)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Beck抑郁问卷 四、预防 初期预防: 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预防: 采用措施减少可能发生的严重问题   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不要改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五、治 疗 药物治疗  是抑郁症的首选疗法及常用疗法.  种类: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     第二代新型抗抑郁药 药物的治疗原则 诊断要确切 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 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提高服药依从性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和足够长的疗程 其他治疗  心理疗法  原则:既不伤害病人,又能最大限度的给予治疗  适应症:抗抑郁症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发生严重的药物副反应的患者      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方法:BECK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策略 明了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激活行为并记录快乐的事件 认知练习 行为假设测验  行为疗法   核心: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