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墩身施工质量控制要点0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墩身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承台内墩身护面钢筋的预埋质量控制
施工顺序为:承台钢筋安装加固→承台模板安装加固→墩身外轮廓线施工放样→墩身护面钢筋定位胎具安装定位→墩身内支撑钢管架安装加固→承台内墩身护面钢筋的安装加固。
施工要点:先承台模板加固再预埋墩身护面钢筋,这个顺序尤为重要,可防止在承台模板立模安装加固、承台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环节因施工挤压承台钢筋不均匀受力移位,从而导致承台内所埋设的墩身护面钢筋的平面位置发生偏移,造成墩身底部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到位甚至无法立模。
2、承台墩身连接处环切凿毛质量控制
施工顺序为:墩身外轮廓施工放样→墨斗弹线画弧→外轮廓线切缝→凿除切缝与护面钢筋间混凝土→护面钢筋内部混凝土凿毛→清除表面浮渣→报请验收
(1)墩身外轮廓施工放样。测量队根据墩身的结构尺寸在承台顶面放出其直边段四个角点及两端圆弧段圆心。
(2)墩身作业班组根据放样点弹线与画出圆弧段线形,其中圆弧段画线精度要求较高,需安排负责心细的人员施作。
(3)承台顶面墩身外轮廓线环切。采用小型手持砂轮切割机沿轮廓线内侧切割混凝土,并使用电镐小心凿除环切线与墩身护面钢筋间的混凝土,再用小型手持砂轮切割机沿外轮廓线小心打磨修边,确保环切边与轮廓线重合且线形顺直。圆弧段切缝为保证其线条的圆顺度,需要采用渐进法施工,切忌不能侵入轮廓线以外。
(4)承台顶面墩身外轮廓线范围内混凝土凿毛。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及以上时,对承台顶面墩身范围内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表面浮浆不多时直接采用多头气动凿毛机凿毛,表面浮浆较厚时可先使用电镐均匀凿除浮浆后再使用多头气动凿毛机全面凿毛处理。凿毛标准为凿除面混凝土粗骨料均匀出露、表面无浮浆、松散混凝土碎屑附着、大面平整无凹凸起伏,靠近墩身护面钢筋处的浮浆使用电镐凿除干净,钢筋表面附着松散浮浆碎屑一道清除。
3、墩身钢筋安装加固质量控制
墩身钢筋施工顺序为:厂内集中加工和运输→现场临时存放→安装墩身钢筋内支撑钢管架→定位安装整体钢筋加固胎架→连接安装加固墩身护面钢筋→绑扎安装环形水平箍筋→安装加固流水槽处钩筋→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墩身对拉钩筋→墩身钢筋及内支撑钢管架缆风绳固定
(1)厂内集中加工和运输。钢筋加工厂技术主管根据墩身高度、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图纸对墩身护面钢筋搭接接头具体要求等综合考虑,统一下达钢筋下料配置计划,作业班组根据计划下料与加工,同一墩位钢筋分类打包捆扎并编号。
操作要点:墩身钢筋分节段统一下料环节极为关键,必须由加工厂技术主管专门负责下料配置计划,并严格按照此计划督促加工厂实施。
(2)现场临时存放。现场施工负责人及时将临时存放场地清理平整压实到位,并将统一定制的钢筋临时存放支架摆放。墩身钢筋采用专用平板运输车运送到场,下构作业班组指挥吊车将半成品钢筋整齐规范摆放在支架上,完毕后立即用项目部统一购置的防雨篷布做好钢筋覆盖工作。
实施要点:临时存放场地的规划、整平压实、支架摆放三个环节是最基础工作。半成品的现场摆放才是最为重要环节,结合现场半成品钢筋要做到长短错落有致、先后规范有序、下垫必须保证、覆盖统一严实。
(3)钢管内支撑架作为施工平台。墩身钢筋绑扎前应首先在墩身护面钢筋内部安装直径φ48mm钢管制作的防钢筋笼倾覆内支撑架,并利用内支撑架作为墩身钢筋绑扎作业平台。墩身高度较高时,钢管内支撑架四周拉设缆风绳,加强墩身钢筋笼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特别注意:该支架加工成管片状可使用吊车整片吊装较为方便,一个墩身加工4片,管片间使用钢管作为水平杆、剪刀撑连接加固成整体,大大提高墩身钢筋笼的整体刚度。
(4)使用整体钢筋加固胎架定位墩身主筋间距、加强整体刚度、控制钢筋笼整体形状。墩身主筋间距控制及平面定位采用钢筋制作成型的轻质钢筋定位胎架,胎架沿墩身高度方向每隔2~3m设置一道(按照下密上疏原则布设),定位胎架与主筋采用点焊加固,胎架采用悬吊垂球对位两端圆弧中心点调整控制墩身钢筋笼平面位置。
整体钢筋加固胎架
(5)工程部对不同墩位、墩身结构型式编制下发定位胎架下料加工结构尺寸专项技术交底。工程部根据墩身结构尺寸对应的钢筋结构布置设计图纸,计算出不同高度所设置定位胎架圆弧段钢筋直径,分类统一编制定位胎架下料加工制作专项技术交底,并下发各技术组、钢筋作业班组全体成员。
6)合理调整钢筋定位胎架圆弧段直径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墩身实体检测要求。现场各作业班组在下料加工定位胎架圆弧段钢筋时,为保证墩身圆弧段实体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满足要求,要求将其圆弧半径统一缩减1.5cm,定位胎架加工完成后技术组要现场对其结构尺寸进行检查验收,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用于墩身钢筋的定位加固。
(7)墩身主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方式,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4cm。钢筋接头必须分散布置,同一截面上主筋接头数量控制在1/4范围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