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规定.docx

发布:2025-03-20约6.19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口腔科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医务人员和公众健康,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口腔科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管理。

3.定义

口腔科医疗废物是指口腔科在诊断、治疗、预防等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

二、管理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定期组织对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复查。

-负责组织口腔科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口腔科科室负责人

-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对本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障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3.口腔科医务人员

-严格按照本规定和操作规程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送、贮存,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做好自身防护,防止因接触医疗废物而发生职业暴露。

-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

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1.感染性废物

-定义: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范围: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废弃的血液、血清。

-收集要求:

-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扎紧袋口。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

2.损伤性废物

-定义: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范围:

-医用针头、缝合针。

-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收集要求:

-置于专用的利器盒内,利器盒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利器盒满3/4时,应及时更换,严禁将利器盒中的锐器取出或重新放入。

3.病理性废物

-定义: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范围:

-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收集要求:

-置于专用的病理性废物容器内,容器应具有防渗漏、防遗撒功能。

-对于较大的病理性废物,如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应先用符合要求的塑料袋包装后,再放入病理性废物容器内。

4.化学性废物

-定义: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范围:

-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收集要求:

-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少量的化学性废物可根据其性质分别置于专门容器内,如含汞的废物应收集于有明显标识的容器内,防止汞泄漏。

四、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及标识

1.收集容器要求

-医疗废物包装袋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渗漏和遗撒。

-利器盒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使用产品,材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