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17-03-14约2.05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3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编制组 二○一五年十月 — 16 — 目 录 1项目背景18 1.1 项目来源18 1.2 工作过程18 2制订的必要性18 2.1 我国嗅觉实验室的基本情况18 2.2 我国嗅觉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9 2.3 规范制订的必要性20 3 制订原则和总体思路21 3.1原则21 3.2 本标准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21 4 结构设计和主要内容21 4.1适用范围21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4.3术语21 4.4嗅觉实验室的分级和建设要求22 4.5嗅觉实验室选址和布局22 4.6嗅觉实验的内部设计23 4.7实验人员28 4.8安全和防护28 4.9评估和认证28 5 国外相关标准研究29 5.1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29 5.2 嗅觉仪测试法30 5.3 本标准与同类标准的对比30 6 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31 6.1 本标准的技术可行性31 6.2 本标准实施的成本分析32 7 实施本标准的建议33 — 17 —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 项目来源 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管理办法》(环办〔2010〕86号,以下简称《办 法》)和财政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部决定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 修订项目工作,并于2013年2月,发布了 《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 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3]154号),向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下达了《恶臭嗅觉实 验室建设技术规范》的工作任务。2013年4月,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与国家环境保 护部科技标准司签订项目计划任务书和任务合同书,项目编号:2013-81。 1.2 工作过程 项目下达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首先成立标准编制组,对国内外嗅觉实验室建 设的相关资料进行文献查阅、资料调研。 2013年4-5月起,课题组对国内30余家嗅觉实验室发放 《国内嗅辨实验室基本情况调 查表》,并对100余家嗅觉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调研。 2013年6-7月,嗅觉实验室样板间建设的点位选择。在五家单位中选择了两家开展样 板间建设,其中位于工业区和位于非工业区的各一家。 2013年8-9月,课题组针对我国嗅觉实验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查阅了国内 外相关标准的制订与实施,确定了规范制订的原则、方法、技术路线及拟开展的工作。 2013年 10-12月,嗅觉实验室样板间的布局、室内设计、建材选型,以及样板间主体 工程的施工建设。 2014年 1-3月,嗅觉实验室样板间主体工程的检测和验收。编制并修改完善开题报告 和标准草案。 2014年4月,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持召开了规范的开题论证会。 2014年5-7月,主要技术指标的标准支持和实验验证。 2014年8-10月,样板间的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模拟实验,样板间通风系统的施工建设。 2014年11-12月,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2015年1-3月,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的修改完善。 2制订的必要性 2.1 我国嗅觉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1993年,我国颁布了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4675-93)。 标准推荐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进行臭气浓度的感官测试。并对嗅觉实验室的建设要求 作出规定:“1、嗅辨室要远离散发恶臭气味的场所,室内能通风换气并保持温度在17~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