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深化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doc

发布:2018-05-14约5.6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化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 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 瞭望视点 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我国 农业也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其产 业发展已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 市场双重约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 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 场”等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关键环节上 的突破与创新,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一次新的、更高层次的变革 与飞跃。它必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 重大转变,进而加速深化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加速推进商品化、规模化、专 业化、精准化、设施化的现代农业产 业新体系的构建。 农业产业发展的这种新态势,要 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战略和理念来 应对。 一、 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实质上已进入到一个 讲求质量和效益的激烈竞争的时代。 农产品的商品化,使农业成为面临 “两个风险”的产业。其产业发展,不 仅受制于市场供求(需求、价格与成 本)的影响,而且农作物的生长还要 受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以及受益于由此形成的长期历史积 淀的独到的生产技术和传统工艺。因 此,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区域和条 件下进行,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结构 即区域布局,这既有利于使资源得到 合理利用,生聚有方;又有利于实现 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经营,从而 确保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优质、高效。 从大的区域布局上深化农业产 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构建现代农 业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 各地必须突出本地农业发展的比较 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农副产品生产 基地和“绿特”食品基地建设,科学确 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以 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 地域分工。要继续推进国家粮食核心 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支持粮食生产 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鼓励和支 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棉花、糖 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积极推进蔬 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 化、设施化生产,大力推进规模化禽 畜饲养和水产品健康养殖。加快科技 示范园区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建设一批林果业科技示范园、水产养 殖示范园、绿色农业生态园,以及优 质粮油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 地、中药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 地、奶牛养殖基地等。要继续推进诸 如长江流域的水稻、黄淮海平原的小 麦、东北地区和冀鲁豫三省的玉米、 山西的优质小杂粮、黑龙江的优质稻 和绿色食品,以及长江流域油菜、黄 淮海地区花生、东北地区大豆和山东 的蔬菜、陕西的苹果、海南的反季节 瓜菜等这些已形成的区域优势产业 的做大做强。大中城市郊区则要突出 蔬菜、花卉、禽畜饲养等生产布局,大 深化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 赵永忠 18 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 环渤海经济瞭望 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 瞭望视点 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副产品 和出口创汇农业。要进一步引导加 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 聚集。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全面优 化农产品品种、质量 农业科技创新是深化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的基石。农 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创新。因为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 发展的核心,科技的开发、推广和应 用,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和 重要保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 今世界,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谁 就掌握了农产品市场的主动权。离开 科技的进步,就无法构建现代农业产 业新体系;没有科技的进步,就无法 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新飞跃。其一、 从国内市场需求看,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从温饱向小康型的发展,必然引起 农产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 需求的转变,尤其是市场对优质、营 养、安全、多样、反季的农产品青睐有 加。由此,没有品种的优势化,就没有 农产品的市场化,就没有效益。要尽 快克服我国农产品凸显的“大路产品 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 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初级 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的现状,就必 须以科学创新为手段,全面优化农产 品品种、质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新 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走产业 化经营的路子,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 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搞 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扩 大“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的实 施规模,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的引 进、培育和推广,加快品种的更新换 代;加强专用农产品品种的研究和应 用,提高优质专用品种的种植区域 化、生产规模化和经营产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形成一批质量安 全、营养丰富的名牌农产品。其二,从 国际竞争看,更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 潮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