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pdf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1页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
一、课题的缘起
我们提出的“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既不是空穴
来风、一时兴起,而是真正意义上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二年前,从
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分析了学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结合以下四个方面
的思考提出了该课题。
1.培养高素质教师的时代要求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从温饱型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民
群众希望的主要不是子女上学的问题,而是上学的质量问题,学得好、
坏的问题。现在入学竞争的压力主要表现为要进好学校,要有好教师。
基础教育从基本普及进入到巩固提高阶段,也就是通过高素质的教师
带来高质量的教育的阶段。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全社
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2.在职教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以往教师培训以院校培训为主。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师在职教育的次数增多,培
训内容不断增加,院校培训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出来:院校培训的人员
数量有限、培训时间有限、理论和实践脱离、侧重于同一性,很难照
顾到差异性。校本培训将目标直接指向学校的实际和全体教师,紧紧
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
和现存的缺陷。其培训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方式灵
活多样。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和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
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育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
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本培训弥补了院校培训的不足。
可以说,院校培训和校本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将发挥各自优
势。
3.目前校本培训中的问题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1页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2页
目前各校都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它极大地丰富了已有教师在职
进修的内涵和意义。对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校本培训内容随意性。今天看这个重要就培训这个,明天那个重
要就培训那个,培训内容重叠交叉,结果学校、教师忙得不可开交,
资源投入甚多,收获却甚少。培训内容泛化,把教师学历进修、教师
政治学习、写学期总结等内容都装进“校本培训”这个“筐”里。学
校领导没有通过调查(如召开教师座谈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
地考察和科学评估),客观地了解和分析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教师的需求。
校本培训以集中、集体方式为主,对教师个性化发展需要和个性
化的发展机制不够关注。
对“校本”的错误理解。把学校自身组织领导,以学校为单位进
行培训理解为局限于校内力量。部分学校受规模、培训师资、设备等
因素制约,校本培训不能有效开展。
4.新课程的呼唤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育观念的变革,呼唤教师向专业化
发展。因此,有必要以教师专
1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