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洗胃法操作并发症(张春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 急性水中毒 发生原因 洗胃时食物残渣堵塞胃管,洗胃液不易抽出,多灌少排,导致胃内水贮存,压力增高,洗胃液进入肠内吸收,超过肾脏排泄能力,血液稀释,渗透压下降,从而引起水中毒。 洗胃导致失钠,水分过多进入体内,使肌体水盐比例失调,发生水中毒。 洗胃时间过长,增加了水的吸收量。 临床表现 早期患者出现烦躁,神志由清楚转为嗜睡,重者出现球结膜水肿,呼吸困难,癫痫样抽搐、昏迷。肺水肿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预防及处理 1、选用粗胃管,对洗胃液量大的患者常规使用脱水剂、利尿剂。 2、对昏迷患者用小剂量灌洗更为安全。洗胃时每次灌注液限为300ml~500ml,并保持灌洗出入量平衡。 3、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饱胀等 。对洗胃时间较长者,应在洗胃过程中常规查血电解质,并随时观察有无眼球结膜水肿及病情变化等,以便及时处理。 4、在为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时,如相应的洗胃液不容易取得,最好先用1000ml~1500ml温清水洗胃后,再换为0.9%~1%的温盐水洗胃至清亮无味为止,避免造成低渗体质致水中毒。 5、一旦出现水中毒应及时,轻者经禁水可自行恢复,重者立即给予3%~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以及时纠正机体的低渗状态。 6、如已出现脑水肿,及时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纠正。 7、?出现抽搐、昏迷者,立即用开口器、舌钳(纱布包缠)保护舌头,同时加用镇静药,加大吸氧流量,并应用床栏保护病人,防止坠床。 8、肺水肿严重、出现呼吸衰竭者,及时行气管插管,给予人工通气。 八、胃肠道感染 (一)发生原因 洗胃物品、水不清洁。 (二) 临床表现 洗胃后1天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 (三)预防及处理 1、选用无菌胃管,避免细菌污染洗胃用物及洗胃液。 2、?发生胃肠炎后及时应用抗生素。 九、 虚脱及寒冷反应 (一)发生原因 洗胃过程中病人恐惧、躁动不安、恶心、呕吐、机械性刺激迷奏神经,张力亢进,心动过缓加之保温不好,洗胃液过凉等因素造成。 (二) 临床表现 病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周身皮肤湿冷、寒战、脉搏细弱。 ???? 预防及处理 ? 1、?清醒病人洗胃前做好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情绪,以取得合作。 2、注意给病人保暖,及时更换浸湿衣物。 3、 洗胃液温度应控制在25~38℃之间。 十、胃穿孔 (一)发生原因 1、多见于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而洗胃者。 2、病人患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曲张等洗胃禁忌症者。 3、洗胃管堵塞出入量不平衡,短时间内急性胃扩张,继续灌入液体,导致胃壁过度膨胀,造成破裂。 4、医务人员操作不慎,大量气体被吸入胃内致胃破裂。 ? 临床表现 腹部隆起,剧烈疼痛,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脸色苍白,脉细速。腹部平片可发现隔下游离气体,腹部超检查可见腹腔有积液。 预防及处理 ???1、误服腐蚀性化学品者,禁止洗胃。 2、加强培训医务人员洗胃操作技术,洗胃过程中,保持灌入量与抽出量平衡,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3、?洗胃前详细询问病史,有洗胃禁忌证者,一般不予洗胃。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但不处于活动期者洗胃液应相对减少,一般300ml/次左右,避免穿孔。 1、电动洗胃机洗胃时压力不宜过大,应保持在0.047~0.067Mpa左右。 2、 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及上腹部是否饱胀,有无烦躁不安、腹痛等。 3、??胃穿孔者立即行手术治疗。 十一、中毒加剧 发生原因: 洗胃液选用不当,如敌百虫中毒者,应用碱性洗胃液,使敌百虫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洗胃液灌入过多,造成急性胃扩张,增加胃内压力,促进毒物吸收。 洗胃液过热,易烫伤食道、胃黏膜或使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 (一)临床表现 清醒患者意识可逐渐变模糊,昏迷患者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二) 预防及处理 1、毒物的理化性质不明者,选用温清水洗胃。 2、洗胃时先抽吸胃内浓缩的毒物后再灌注洗胃液,避免毒物被稀释后进入肠道内吸收。 3、保持灌入与抽出量平衡,严格记录出入洗胃液量。 十二、呼吸心跳骤停 发生原因 1、心脏病患者,可由于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不适、呕吐甚至挣扎,情绪紧张,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心衰。 2、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经食管移行处时,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3、患者处于深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状态,强行洗胃可致缺氧加重引起心跳骤停。 (一) 临床表现 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呼吸停止。 (二)??预防及处理 昏迷及心脏病人洗胃宜慎重。 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拔出胃管,给予吸氧,C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