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和软骨生理ppt课件.pptx
第5章软骨和骨;一、软骨;透明软骨;(一)软骨组织的结构;2.软骨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基质呈凝胶状,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构成分子筛结构。软骨内无血管,软骨基质具有良好的可渗透性,含大量组织液。纤维成分的种类因软骨类型而异。;(二)软骨组织的类型;二、骨;(一)骨组织的结构;骨板:骨基质基本结构形式呈板层状,如多层木质胶合板。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则相互垂直,骨盐沉积、结合在胶原原纤维间。这种结构形式使骨基质既坚硬又有韧性,有效地增强了骨的支持力。;(2)成骨细胞
分布在骨组织表面,成年前较多,常排成一层。
LM:
胞体矮柱状或椭圆形,有细小突起,突起常与表层骨细胞的突起形成连接。核圆,胞质嗜碱性。;EM:
1)大量粗面内质网(RER)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GO)。
2)基质小泡:(0.1μm,膜包)
膜:碱性磷酸酶、焦磷酸酶、
ATP酶
泡内:钙、小羟磷灰石结晶
功能:
1)合成和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类骨质。
2)钙化类骨质--基质小泡。
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理后,便成为骨细胞。;(3)骨细胞
单个分布于骨板内或骨板间。为有许多细长突起的扁椭圆形小细胞,胞体位于骨陷窝,突起位于骨小管,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骨小管彼此连通。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可营养骨细胞和输送代谢产物。;(4)破骨细胞
分布于骨组织表面,为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细胞。
LM:
大,φ100μm,2-50个核,近骨基质侧有纹状缘,胞质泡沫状,浅红色。
EM:
1)微绒毛(皱褶缘):高、密、不规则,增大吸收面积。
2)溶酶体:功能活跃时,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乳酸及柠檬酸等,在酶及酸的作用下使骨基质溶解。;4)亮区:皱褶缘周缘一环形胞质区,内有多量微丝,无其它细胞器。其胞膜平整并紧贴于骨基质表面,形成一环形胞质围墙,使所围区域成为封闭的微环境区。;二、长骨的结构
1、骨干(骨密质)
分布于长骨骨干和骨髓的外侧份,骨板排列有规律。按骨板排列方式可分为:
1)环骨板:分布于长骨干的外侧面及近骨髓腔的内侧面。;2)骨单位(哈弗系统)???;3)间骨板;2、骨骺(骨松质)
分布于长骨骨骺和骨干的内侧份,为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中充满骨髓。;3、骨膜:除关节面以外,骨的内、外表面分别覆以骨内
膜和骨外膜。;纤维和基质(类骨质);两种方式: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
膜内成骨:先形成结缔组织膜,再由膜上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形成类骨质,再钙化形成骨质。如顶骨、额骨和锁骨即以此种方式发生。;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