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架空线路基础知识.docx
一、 设计依据
依据的规程、规范有:
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2《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
3《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4《环型混凝土电杆》GB396-1994
5《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
6《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
7《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8《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
二、 设计流程
1:明确起点,终点,导线截面
2:收集地形图,选定路径方案
3:进行现场踏勘测量绘制路径图
4:根据工程气象条件线路导线截面,档距,转角及现场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选择杆塔形式
5:根据以上资料开列设备材料清册
6:根据设计资料,套用现行定额、计费程序,编制工程预算书;
7: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8:对确定的最佳方案进行资料完善、整理,形成全套设计资料
三、 图集
1,杆塔部分:钢管塔,砼杆,钢管杆等
2,机电部分:金具及接地装置
3,铁塔基础
4,铁塔加工
5,部件部分:混泥土部件,铁件部件
四、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选择导线和确定档距的重要依据
五、 架空线路
1,导线选择:一般选择钢芯铝绞线,一般结合当地电网发展规划,一般采用LGJ-150/20,LGJ-185/25,LGJ-240/30等。
2,导线的安全系数:一般根据导线选择4~6之间。
3,导线排列:单回路一般采用三角形或垂直排列,双回路采用垂直排列铁塔部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双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
1800mm,四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000~1600mm。直线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基本为 800mm,单回路耐张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
4,档距:城镇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40~50米,郊区及农村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60~100米,高差较大的地区取60~200米,线路耐张段长度不宜大于1千米。市区及县城的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控制在3千米以内,
近郊地区控制在5千米以内5,线间距离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详见表四: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表四)
档距(m)
线间距离
40及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m)
0.6
0.65
0.70
0.75
0.85
0.9
1.0
1.05
1.15
对于表四,应注意以下几点:
表中所列数值适用于导线的各种排列方式。
为满足变电所出口短路时的要求,在变电所的出口处的终端杆塔线间距离一般增加到0.85m。
当变电所出口短路容量较大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干线横担为0.6m。
6,杆塔
杆塔有铁塔、砼杆及钢管杆三种。
铁塔可采用角钢螺栓组装塔或焊接塔。铁塔钢材选用Q235及Q345两种,铁塔加工后需热镀锌防腐,所有铁塔均应按当地气象条件设计。
砼杆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及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其强度安全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8和1.7,砼杆稍径采用190mm(必要时也可采用230mm),砼杆全高分12米、15米、18米三种,锥度为1/75,横担有瓷横担及角钢担两种,所有铁件均采用Q235钢材,加工后需热镀锌防腐。连续的直线砼杆线路,每五基宜打一组防风拉线,无条件打拉线的砼杆应按经济合理的原则选用铁塔
钢管杆主要用于不能打拉线的多回路、大转角且路径受限制的城市配电主干线,
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本典设钢管杆适用于LGJ-240/30导线双回、四回路转角
(30°~90°),呼称高采用10米、11米、13米三种。7,金具、绝缘子、防雷及接地。
配电线路采用的金具应符合DL/T-756~759-2001国家标准中的金具产品,
使用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
绝缘子:配电线路采用的绝缘子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本设计直线杆采用的绝缘子有瓷横担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及悬式绝缘子串(用于四回路直线塔)。耐张杆采用悬式绝缘子串,悬式绝缘子串有普通型(XP-70)及耐污型(XWP-70)
2
两种。防污型绝缘子的选用应根据广东省污区分布图确定,针式绝缘子一般采用P-20T,瓷横担绝缘子一般采用SQ-210,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市区中的配电线路为提高其抵御污闪事故能力,可适当增加泄漏距离或采用防污型绝缘子。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瓷横担绝缘子3.0,悬式绝缘子2.7,针式绝缘子2.5(目前高压针式绝缘子的使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