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陆川猪.doc

发布:2025-03-09约3.3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

CCSB43

T/CAI

团体标准

T/CAIFORMTEXTXXXX—2025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陆川猪

Geographicalindicationcertificationmark-Luchuanpig

(征求意见稿)

2025-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2025-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发布

T/CAIXXXXX—2025

PAGE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陆川县畜牧站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陆川县农业农村局、陆川县畜牧站、陆川县农业水产畜牧联合会、陆川县陆川猪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夏强、范善捷、林景芳、丘俊杰、莫常信、周纪龙、吕辛、李武泉、龚昌权、温剑、李依林。

本文件版权归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文件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陆川猪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川猪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产地环境、饲养管理、屠宰加工、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运输与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第1832期《商标公告》,第号核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陆川猪。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5009.1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氮基酸的测定

GB5009.1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9695.19肉与肉制品取样方法

GB126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

GB/T43837陆川猪

NY/T821猪肉品质测定技术规程

NY/T2793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陆川猪Luchuanzhu

选用符合GB/T43837要求的陆川猪品种,在第4章规定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范围内饲养的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陆川猪。

保护范围

陆川猪保护范围为陆川县全境,包括温泉镇、米场镇、马坡镇、珊罗镇、平乐镇、沙坡镇、大桥镇、乌石镇、良田镇、清湖镇、古城镇、沙湖镇、横山镇、滩面镇共十四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4′~110°25′,北纬21°35′~22°38′。见附录A。

产地环境

气候

产地属南亚热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线充足,雨量充沛,平均年最低温度-0.1℃,平均年最高温度38.7℃,年平均温度21.7℃。

土壤

产地平均pH值5.4,偏酸,有机质含量在0.5%~2.0%之间,富含礞石、镁、腐殖质等元素,土层深厚,透气保水性好。

水源

产地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总长达331km,地表水径流总量达15亿m3,水源物理属性良好,含偏硅酸、锶、钙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光照

产地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760.6h,光热资源充足。

饲养管理

产地选择

陆川猪圈养猪舍及放养产地宜选在具有一定地势高度的低坡度丘陵,且背风向阳、排水性良好、用水有保障、未被污染、隔离条件好的地方。

周围2000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与其他养殖场、交通干线、居民点、公共场所距离不少于500m。

饲养方式

采用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的圈放相结合的养殖方式。

在低坡度丘陵搭建猪舍,围绕猪舍划定较大范围的场地,为陆川猪提供自由活动空间进行放养,以辅助圈养。

饲料

陆川猪耐粗饲,宜以米汤搭配红薯藤、玉米杆(切碎)、谷糠、花生麸喂养。

母猪产后管理

在母猪分娩时应进行接产,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仔猪产后1~3日应注射铁制剂,提高仔猪免疫力,7~10日应给仔猪补料,增加营养,促进仔猪生长。

应对2周龄以内的仔猪实施黄白痢的防控措施,以减少仔猪死亡。

应有完善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应对仔猪45日龄断奶。

屠宰加工

待宰圈管理

猪宰前应停饲静养,禁食时间应控制在6h~12h,屠宰前应持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