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岗位胜任模型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pdf
建立岗位胜任模型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文/山西省烟草公司太原市公司项目组
依据胜任力素质来确定和构建培训体系,是一种科学而高效的培训管理方法。
2007年底,太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与厦门仝博咨询合作,组织开展了培训管理
体系的诊断,系统地提出并实施了建立以岗位胜任素质模型为基础的员工素质培
训发展体系。
三步构建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是岗位的胜任资格标准,是员工开展素质培训和素质提升的方
向和目的,也是体系设计的基础。在项目实施中,我们重点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步:设计模型的总体结构
太原烟草的岗位胜任素质模型主要包括:公司核心素质、职类通用素质、岗位专
业素质。各项素质、素质解释及各项素质所对应的行为素质标准,共同构成岗位
胜任素质模型总体框架(见图表1)。
公司核心素质
公司核心素质是指围绕公司核心价值观,针对公司中所有员工的、基础且重要素
质与行为的要求,它适用于组织中所有的员工,无论其所在何种部门或是承担何
种岗位。核心素质及其对应的行为素质标准可参见图表2。
职类通用素质
职类通用素质指根据各序列岗位的业务性质和业务特点,提炼形成的该职类必须
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太原烟草根据统一序列岗位差异设立了不同的素质能力等
级,体现出序列内部岗位之间的素质差异(见图表3)。
岗位专业素质
岗位专业素质是指同专业序列内的岗位包含了多项专业素质能力,不同的岗位对
具体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太原烟草结合岗位设置层次,将相
应的专业素质分成3~5个不同的层次建立具体的行为素质标准,以体现不同岗
位层次之间的行为素质差异,并与公司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相适应,共同牵引岗
位任职员工的职业发展。
第二步:岗位胜任素质调查、分析与素质提炼
为科学界定岗位的核心素质,构建与公司发展战略、核心价值文化相适应的核心
素质库和岗位素质模型,项目组按照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原理和流程开展岗
位核心行为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具体实施流程见图表4。
第三步:构建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岗位胜任素质辞典建立起来以后,公司决定将所有中层管理岗位作为第一批试点
建模岗位。其具体岗位胜任素质模型见图表5。
有效进行员工素质评价
为了推进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在岗位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员工培训管理中的应
用,构建以岗位胜任素质为基础的培训体系,并使体系运行常态化和规范化,公
司颁布了《太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岗位任职员工素质测评与测评结果管理办
法》。办法明确界定了如何运用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对岗位任职人进行素质系统测
评的周期、方法、标准等。
测评的周期
公司设置了年度综合评价、半年局部检验的评价周期,即每年组织一次全员的岗
位胜任素质测评,每半年对年度发现差距的素质进行局部测评,重点跟进并检验
员工半年来针对性素质提升计划的执行效果。
测评方法
公司建立起以岗位任职人自身为中心,以直接上级主导,直接下级、同部门与跨
部门同事为补充的准360度的企业内部测评法,全方位地综合评价并反馈任职员
工与岗位胜任素质标准之间的匹配程度,以提高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测评标准
建立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后,各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中的通用素质和专业素质已经
建立起了清晰、通俗易懂的行为标准。直接将这些标准作为岗位任职员工的素质
评价标准,评价者很容易掌握,并能够根据任职者的日常工作行为做出客观的评
价。
而对于公司核心素质,公司则根据岗位的层级要求,建立了统一的素质评价标准。
具体评价标准见图表6。
测评结果的汇总分析
每项素质测评将员工本人、直接上级、同部门同事、跨部门同事与直接下级测评
结果按2:4:2:1:1的比例进行统计计算,形成最终测评结果并进行各项分析。
员工胜任素质测评分析
运用雷达图等方式全面分析各员工测评结果与对应岗位素质标准之间的素质差
距,生成《员工岗位胜任素质测评表》(见图表7),全面反映任职人与岗位素质
模型的匹配程度。
员工素质差距分析
根据员工岗位胜任素质测评分析结果,按照员工岗位分类标准,分类整理员工岗
位胜任素质差距,生成《岗位员工素质个性缺失汇总分析表》(见图表8)。通过
分析表可以清晰地体现出员工存在差距的素质和具体差距的程度,为制定针对性
的个人素质提升计划提供详尽的依据。
企业共性素质差距分析
根据员工个人与各类员工的素质差距分析图表,统计分析各项达标与未达标的数
据,按照“该项素质50%以上员工未达标”为企业共性缺失的确认标准,汇总和形
成《岗位员工素质共性缺失汇总分析表》(见图表9)。为公司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选择恰当的培训课程提供直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