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介绍国内标准 .pdf

发布:2025-03-19约8.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介绍国内标准--第1页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介绍:国内标准

摘要:饮水安全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

命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需要。而饮用水水质标准是评价饮用水质量优劣程

度和供水企业供水水质好坏程度的尺度,也是卫生、水利、城建等部门和相关行业、单位进

行水质与卫生管理、监督执法的基础依据。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绍我国与WHO、欧盟、美国、

日本等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基本情况,以期对我国的饮水安全工作有所借鉴。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饮水安全则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

题。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频繁发生恶性事件,饮水安全和卫生问题引起了全

球的关注,饮水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在发展中

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安全、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

死于饮用不卫生的水,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命。

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解困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供水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

饮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性地方

病等问题。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

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

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当前饮

水水质带来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03年胡

锦涛总书记多次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决不能让群众

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

群众喝上‘放心水’”。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

的第一需要。

由于水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饮水的每个环节其安全质量要素都必须严格控制。

为有效地监测和控制饮水的安全质量要素,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以及我国政府都先后颁布或制定了适合区域特色或各国国情的饮用水水质(卫生)标

准(准则/指令/规范)。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介绍国内标准--第1页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介绍国内标准--第2页

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发展历程

上海是我国最早制定地方性饮用水标准的城市之一,“上海市饮用水清洁标准”于1928

年10月修订公布。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共有16项

指标。1954年我国卫生部拟订了一个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有16项指标,于1955年5

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二个大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

的技术法规。1959年经国家建设部和卫生部批准,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1976

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编号为TJ20-76),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批准。1985年卫

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指标增加至35项,编号改为GB5749-85,

于1986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

解放五十多年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颁布了5次,从开始的16项指标增加到35项,

每次标准的修改制定都增加了水质检验项目和提高了水质标准(表1)。从表1来看,尽管

饮用水标准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是总体发展的趋势是令人乐观的,指标的数量随着时间

不断增加,表明我国的监测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另一方面,饮用水标准的重点已经从简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