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op-zl15无菌标准规范作业指导sop-zl15i.doc

发布:2018-04-06约4.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标准作业指导 STANDARD WORK INSTRUCTION 主题:无菌检验标准作业指导 编号:SOP-ZL15/I 版本: 编著: 核准: 日 期: 目 的:建立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 范 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隐形眼镜镜片和保存液等无菌检验。 责任人:QC检验人员 内 容: 1.0 试剂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培养好氧菌、厌氧菌) 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真菌) 1.1.1培养基配制及灵敏度检验 依《培养基配制及灵敏度检验操作规程》 2.0 仪器与用具 霉菌培养箱 生化培养箱 蒸汽灭菌器 长柄取样匙 搪瓷盘 乙醇灯 打火机 手术剪 试管 锥形瓶 一次性注射器 纱布 一次性无菌服 2.1 用具处理 a.玻璃器皿 试管、量筒、锥形瓶等,依据《玻璃仪器清洁操作规程》进行处理。使用过后如与细菌接触, 应先灭菌倒出内容物后再清洗,晾干。 b.试管、锥形瓶等在管(瓶)口塞上海棉胶专用塞,塞子应塞进管口内2/3处,用 牛皮纸将管口(包括塞子)包扎严,灭菌备用。 c.无菌服、帽、口罩、鞋等均为无菌备品。 2.2 用具的灭菌 凡无菌操作过程中所用的器皿,都应用牛皮纸包扎严密,将包扎妥的用具,在121±0.5℃蒸气灭菌30分钟。适于高温灭菌的器皿也可采用250℃干热灭菌至少1小时。 3.0 无菌检验 3.1 无菌室的无菌程度检查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 统中进行。 以无菌方式将3个营养琼脂平板带入无菌操作室,在操作区台面左、中、右各放 1个;打开碟盖扣置,平板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将碟盖盖好,置32.5℃±2.5 ℃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 超净工作台应达到100级(一般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检测尘埃粒径≥0.5μm的粒数的不得超过3.5个/升,≥5μm的粒数应为0,空气流速应≥0.35m/s,可根据无菌状况必要时置换过滤器。 4.0 操作方法 4.1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1.1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4.1.2 无菌性检查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2 灵敏度检查 4.2.1 菌种 培养极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冷冻干燥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4.2.2 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机制中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23~28℃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的贮存期内使用。 4.2.3 培养基接种 取每管装量为12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9支,分别接种小于100cuf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各2支,另一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3天;取每管装量为9ml的改良马丁培养基5支,分别接种小于100cuf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支,另一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5天逐日观察结果。 4.2.4结果判断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4.3 方法验证试验 4.3.1当简历产品的无菌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无菌检查。若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的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操作。对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