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服务业员工保密协议.doc

发布:2025-03-11约2.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服务业员工保密协议

合同编号:__________

以下是一份服务业员工保密协议的详细内容:

一、引言

本保密协议(“协议”)由[公司名称](“公司”)与签署本协议的员工(以下简称“员工”)共同订立,旨在明确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及离职后对公司保密信息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二、保密信息的定义与范围

1.保密信息指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所拥有、获得或知悉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业秘密、客户信息、技术资料、财务数据、运营策略等。

2.具体而言,商业秘密包括但不限于未公开的产品配方、工艺流程、销售渠道、客户名单、合同条款等;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联系方式、交易记录等;技术资料包括技术方案、设计图纸、研发成果等;财务数据包括财务报表、预算计划、成本核算等;运营策略包括市场推广计划、业务发展战略等。

三、保密义务

(一)在职期间的保密义务

1.员工应严格保守公司的保密信息,不得将其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供应商等。

2.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仅应将保密信息用于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目的,不得擅自将其用于个人或其他非公司业务目的。

3.员工应妥善保管公司的保密信息,避免其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使用或披露。例如,员工应将保密信息存储在安全的计算机系统或文件柜中,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密码、加密等。

(二)离职后的保密义务

1.员工在离职后仍应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得将其在在职期间所知悉的公司保密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2.员工在离职后应将其所持有的公司保密信息归还给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文件、资料、电子数据等。

3.员工在离职后应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和规定,不得利用其在在职期间所获得的公司保密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四、使用限制

(一)对保密信息的使用限制

1.员工在使用保密信息时应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程序,不得擅自将其复制、传播、转让或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2.员工在使用保密信息时应保证其使用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利用保密信息从事违法或不正当的活动。

(二)未经授权的披露

1.员工不得将公司的保密信息披露给任何第三方,除非得到公司的书面授权或法律要求。

2.员工应及时向公司报告任何可能导致保密信息泄露的情况或事件,并协助公司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五、保密期限

本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为自保密信息产生之日起至其公开或成为公众知识之日止,或者直至公司书面通知员工终止保密义务之日止,以较早者为准。

六、员工的责任与义务

(一)遵守保密制度

1.员工应认真学习和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和规定,不得违反其规定。

2.员工应积极配合公司的保密管理工作,如接受公司的保密培训、签署保密承诺书等。

(二)配合保密调查

1.如公司发觉有保密信息泄露的情况或怀疑员工有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公司有权进行调查。员工应积极配合公司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

2.如员工拒绝配合公司的调查工作或提供虚假信息,公司有权视情节轻重对其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解除劳动合同、追究法律责任等。

七、违约责任

(一)违约行为的认定

1.员工如有下列行为之一,即视为违反本保密协议的保密义务:

将公司的保密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擅自使用公司的保密信息;

未经授权披露公司的保密信息;

协助第三方获取公司的保密信息;

其他违反本保密协议的行为。

2.公司有权根据违约行为的性质、情节轻重等因素,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除奖金、解除劳动合同等。

(二)赔偿责任

1.如员工违反本保密协议的保密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员工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应包括公司因员工的违约行为而遭受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公司有权从员工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中扣除相应的赔偿金额,直至赔偿完毕。如员工的赔偿金额不足以弥补公司的损失,公司有权继续向员工追偿。

八、争议解决

如双方在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协议的生效与变更

(一)协议的生效条件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协议的变更程序

如双方需要变更本协议的内容,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变更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其他条款

(一)通知与送达

1.双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相互发出的通知、文件等应采用书面形式,并以邮寄、传真、邮件等方式送达。

2.如以邮寄方式送达的,以收件人签收之日为送达之日;如以传真或邮件方式送达的,以发送之日为送达之日。

(二)法律适用与管辖

1.本协议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事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如双方在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协议的完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