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讲 17-18世纪欧洲美术.ppt

发布:2017-01-29约1.24万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一节 17、18世纪 意大利 美术 第二节 17、18世纪 弗兰德斯 美术 第三节 17、18世纪 荷兰 美术 第四节 17、18世纪 西班牙 美术 第五节 17、18世纪 法国 美术 17、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封建制度由日趋没落走向瓦解,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传统,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中叶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潮也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特征,美术现象绚丽多彩。 ??????????????? ???????巴洛克艺术于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步入全盛期,18世纪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对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于19世纪的 浪漫主义都有积极影响。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得到教会强有力的支持,主要流行与意大利,弗兰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国家。意大利艺术大师贝尼尼和弗兰德斯的鲁本斯反映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辉煌的成就。 ?????? 17、18世纪自始至终涌动着一股与各流派并存而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潮流,称为卡拉瓦乔主义。卡拉瓦乔的影响极其深远。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画家还有西班牙的维拉斯开支,荷兰的伦勃朗、哈尔斯、维米尔等人。在法国则活跃着以路易 乐楠,拉图尔为代表的画家。 ????? 样式主义艺术,对一种时尚品质的高度褒扬。它包含着风度、艺术鉴赏力、发挥的流利与高雅方面的契合。这种品质可以在后来备受推崇的古代雕像和达·芬奇、拉斐尔以及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找到。“样式主义”这个词后来用到16世纪中、晚期艺术家的作品上,是贬义的。人们在运用这个名词时,据说为的是要掌握诸大师的独特艺术手法,即所谓独特风格。他们的画中尖锐的不协调的色彩、怪角度变形的扭动人物,使17世纪人们看了觉得矫揉造作和徒有其表。作为封建反动思潮的体现者的样式主义美术,其特征是主观主义、矫揉造作、牵强附会和过分地注重装饰性。这种倾向最早出现在16世纪20年代佛罗伦萨画家彭多尔摩和罗索的创作中。 彭多尔摩(1495一1555)最早的作品接近于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倾向。但从2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如《圣母像》,开始表现主观主义和人物形态的病态夸张,离开了文艺复兴的创作原则。 罗索的创作也有同样的倾向。随着封建势力的增强,样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流派在意大利得到推广,它的代表者有画家贝鲁其诺、巴里柴尼诺、普里马蒂乔,雕刻家阿马拉契、契利尼,建筑家瓦萨里、布翁塔林叫队。样式主义在绘画中故意扭曲人体。如在贝鲁其诺的《寓意》一画中,他把小爱神丘比特刻画成一个放荡的屠弱少年。画中人体的畸形扭曲,以及构图的挤塞,也说明作者所追求的不是文艺复兴盛期那种从容大方的气派,而是矫揉造作和片面追求装饰效果。在教会和宫廷贵族环境中培养起来的矫饰主义美术蔓延于整个意大利,进而成为大多数欧洲国家贵族美术效法的榜样。后来人们就把艺术上的矫揉造作、内容空泛称为风格主义 16-17世纪之交的意大利处在内乱外患之中,经济衰退、国势减弱,性格急燥的卡拉瓦乔正处于这样的年代,过着穷困的生活。 卡拉瓦乔的作品继承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风俗画的传统,真实地描绘人物和自然,采用明暗对比强烈的“黑暗法”,从不美化圣经人物。他的绘画风格影响很大,被各国现实主义画家所接受和继承。 他性格急燥倔强,经历坎坷,客死他乡时仅37岁。他以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描绘的作品富有感染力,成为巴洛克风格的先驱之一,并给后来的写实主义画家以较大的启发。 《女占卜者》展现的是一个街头常见的风俗场面:流浪的吉普赛女占卜者正在为贵族青年看手相。《诗琴演奏者》是卡拉瓦乔早期的风俗画。《酒神巴库斯》中的酒神很像《诗琴演奏者》中的小伙子。这幅画表明了卡拉瓦乔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和受北部意大利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 《圣母之死》 《圣母之死》是卡拉瓦乔创作盛期的代表作。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宗教题材,据“圣经”记载,圣母玛利亚从加百列天使那里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她便移居到耶稣的降生地伯利恒,使徒们都从各地赶来送别,玛利亚死后三天,她的灵魂和肉体被天使迎入天国。通常宗教画的描绘是非常严肃和庄重的,然而,卡拉瓦乔并没有遵照教规和圣经的记载,把圣母描绘在光环之中,突出于世尘之上。相反,他将这一事件设计安排在一个普通人家,如同老百姓家里发生了这一不幸的事。圣母玛利亚头发散乱、双脚裸露、衣着不整地躺在一张短小的木床上。周围聚集着悲泣的亲属和邻人,与其说他们在沉痛地哀悼圣母,不如说他们正在哀悼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妈妈。这样地把圣母平凡化的描绘,如同寻常百姓办丧事一样的处理,更贴近了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