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嵌入式原理与应用考试基础复习资料教程.docx

发布:2017-04-25约8.3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90年,Linus Torvalds首次接触Minix; 1991年,Linus Torvalds开始在Minix上编写各种驱动程序等操作系统内核组件; 1991年,Linus Torvalds公开了Linux内核; 1993年,Linux1.0版发行,Linux转向GPL版权协议; 1994年,Linux的第一个商业发行版Slackware问世; 1996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确认Linux版本1.2.13符合POSIX标准; 1999年,Linux的简体中文发行版相继问世; 2001年,Linux2.4版内核发布; 2003年,Linux2.6版内核发布。 2011年, Linux3.0版内核发布 2015年, Linux4.0版内核发布 GNOME(GNU网络对象模型环境 (The 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GNU计划的一部分)   Linux的发展离不开GNU(GNU在英文中原意为非洲牛羚,这里是GNU i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GNU计划又称革奴计划,是由Richard Stallman在1983年9月27日公开发起的,它的目标是创建一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 GNU计划开发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免费软件,如:GCC、GDB、Bash Shell等,这些软件为Linux的开发创造了基本的环境,是Linux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严格来讲,Linux应该被称为GNU/Linux。 为保证GNU软件可以自由地“使用、复制、修改和发布”,所有GNU软件都在一份在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授权所有权利给任何人的协议条款,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这个就是被称为“反版权”(或称Copyleft)的概念。 GNU 包含3个协议条款,它们是:   GPL: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LGPL:GNU较宽松公共许可证 (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旧称 GNU Library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 库通用公共许可证); GFDL: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的缩写形式。 POSIX 表示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POSIX )。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最初开发 POSIX 标准,是为了提高 UNIX 环境下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然而,POSIX 并不局限于 UNIX。 1.3.1 Linux的特性 1.多任务、多用户2.支持多种文件系统3.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4.良好的可移植性6.丰富的网络功能7.提供全部源代码 1.3.1 Linux的特性 多任务、多用户2.支持多种文件系统3.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4.良好的可移植性5.设备独立性6.丰富的网络功能7.提供全部源代码 Linux系统大致可分为3层:靠近硬件的底层是内核,即Linux操作系统的常驻内存部分;中间层是内核之外的Shell层,亦即操作系统的系统程序部分;最高层是应用层,即用户程序部分,包括各种文本处理程序、语言编译程序及游戏程序等。 Linux系统的核心框图 Linux文件系统采用带链接的树形结构。即只有一个根目录(通常用“/”表示),其中含有下级子目录或文件的信息;子目录中又可含有下级的子目录或者文件的信息,……这样一层一层地延伸下去,构成一棵倒置的树. /bin :存放诸如ls,mv,rm,tar等常用执行文件的地方。有时这个目录的内容与/usr/bin一样,是专门用于放置一般用户使用的执行程序 /boot :存放Linux核心与启动相关文件的地方,目录下vmlinuz-xxx是linux的内核,启动管理程序在/boot/grub目录下。 /dev:目录中包含了所有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但是这里并不是放的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 /etc :etc这个目录是linux系统中最重要的目录之一。在这个目录下存放了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我们要用到的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都在这个目录下。 /sbin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的系统管理程序。 /home :如果建立一个用户,用户名是“jl”,那么在/h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