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跳水教研课教案.docx
课题 :17.跳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航行、风平浪静”等12个词语。
2.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航行、风平浪静”等12个词语。
2.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跳水运动员跳水比赛视频
2.谈话激趣:同学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板书:跳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一(约4分钟)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注音字词反复读;不会读的问老师。
二、读词语。
1.读词语。一艘?航行?放肆?撕下?吓唬钩住?扭着?龇牙咧嘴逗趣??
瞄准??船舱??甲板
2.看图读解释。桅杆:支撑船帆的圆杆甲板:船面的一层板船舱:甲板下的内部空间
任务二(约7分钟)
一、抄写词语,边抄边记。
叟:?左窄石宽,提、综往外伸。“肆”部首是“镸”,“镸”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横、撇折、点。
仔细辨读,选择读音。
熟读课文,完成练习。
着重指导:桅杆(wéigān)吓唬(hu),“唬”读轻声。同桌间互对答案。
任务三
一、师:字词障碍扫清后,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文,带着课后习题的任务读课文: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读句子。
◎……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经过)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任务四(约10分钟)
一、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四。
二、小组汇报交流,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