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3-17约4.0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设计思路

本课《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事”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交流的能力。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口语交际;其次,通过范例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发现“小事”,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提升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观察生活,发现“小事”。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二: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合适的词汇、句式,准确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小事”。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如何将“小事”描述得生动有趣。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描述更具吸引力。

-难点二:如何在交流中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观点,并在表达自己看法时保持礼貌和尊重。

-难点三:如何将观察和表达结合起来。学生需要将观察到的“小事”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语言,这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生动讲解,介绍“小事”观察和表达的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小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体验,促进思维碰撞。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优秀表达,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生活中的“小事”,激发学生兴趣。

2.互动平台:利用教学软件,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反馈,增强参与感。

3.实物教学:引入实物或教具,如模型、道具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小事”,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小事”的口语交际课文。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它们都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乐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小事”,去发现它们的魅力吧!(学生点头)

【新课导入】

1.情境创设

(教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你看到了哪些“小事”?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2.引导思考

(教师):同学们,刚才视频中展示了哪些“小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些“小事”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小事往往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或许微小,但却充满了生活的趣味。)

【新课讲授】

1.观察生活,发现“小事”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小事”呢?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学生分享,教师引导:观察生活,发现“小事”,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一步。)

2.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关于“小事”的范文,请大家认真阅读,并思考: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小事”的?

(学生阅读范文,思考并回答)

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教师):在表达“小事”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尝试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一个你遇到的“小事”。

(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教师点评)

【小组合作学习】

1.分组讨论

(教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小事”,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并尝试运用修辞手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展示

(教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

1.回顾课堂内容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生活、发现“小事”,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请大家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提出课后作业

(教师):请大家课后观察生活,记录下自己遇到的“小事”,并尝试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分享。

(学生接受作业)

【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

2.引导思考

二、新课讲授

1.观察生活,发现“小事”

2.运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