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导论-经济学基本概念.ppt

发布:2018-03-20约8.19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哈师大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系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 主讲:王淑娟 参考书目 1.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五版)北大出版社 2.黄亚均《微观经济学》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陈建萍《微观经济学原理、案例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梁小民《写给企业家的经济学》中信出版社 5.郎咸平《郎咸平说全集》东方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经济学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三、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 四、经济学十大原理 太阳能 石油 天然气 煤 铀 黄河水资源 穷困山区学校 一、什么是经济学 图片结论: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 1.经济学的起源 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引起的选择需要 (1)稀缺性: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木材 (2)选择:既然存在稀缺性,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下作出选择。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怎么办呢? 要江山还是美人?要大炮还是黄油?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 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对于任何经济体而言,都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基本选择问题,即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决定产出的水平和构成 怎么生产 ——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为谁生产 ——产品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 中国一次性筷子或为美国制造?,资源优势互补 2011年12月15日 由于方便快捷,中国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量一直很大,据说一年可以达到惊人的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这对于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远低于世界27%的森林覆盖率。所以我国从1997年以来就颁布法律禁止采伐森林。   林业资源的不足,和旺盛的木材需求量,形成了巨大的缺口,这决定了我们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木材,2010年中国进口木材的数量比2009年大幅增长了22%,金额增长了49%。 在美国的佐治亚洲,还就真有这么一家工厂,专门生产一次性筷子,然后再出口到中国。   这家工厂的老板是个韩裔美国人,名字叫Jae Lee(杰·李),现在,佐治亚筷子公司目前有102名员工,日产筷子200万双,但是李杰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计划在明年再招聘 800名员工,建设5家新工厂,满足不断增长的产品需求。虽然目前他们生产的筷子数量已经不少了,但是也只能满足中国市场的一小部分。 一、什么是经济学 *2.经济学的定义: 古希腊:家庭管理。 中国古代: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拯救庶民)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曼昆《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萨缪尔森《经济学》) 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理论。要说明如何通过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把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即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格里高利·曼昆 N·格雷戈里·曼昆(N. Gregory Mankiw,1958年2月3日-),是一位具有奇才的年轻学者。不足30岁的曼昆已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教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 (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非各个领域前三名的学术带头人莫属。) 曼昆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主要工作: 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白宫的经济顾问,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个非营利性智囊团——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的货币经济计划部主任,还被聘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 菜单理论   曼昆在1998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也已家喻户晓。但真正使他成名的还是《宏观经济学》一书,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92年,受到各界好评。《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级教科书之一。 思考: 稀缺与短缺有何区别?在不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稀缺是否存在?短缺是否存在? 3.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标志: 1776年《国富论》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英国(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40~1746年牛津大学求学 1750-19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1787年-1789担任校长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