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沉积r构造的差异性及其油气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PDF

发布:2018-03-29约1.5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卷(Volume)32,期(Number)4,总(SUM)119 页(Pages)441~447,2008,11(November,2008)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 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沉积-构造的差异性 及其油气意义 吕宝凤,袁亚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南海北部深水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等新生代被动陆缘盆地,这些 盆地经历了大致相当的从裂陷到坳陷的构造演化史,但在张裂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沉积 -构造的差异性。构 造沉降特征分析显示:在同一构造带上自西向东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在不同构造带 上自北向南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这种沉积 -构造的差异性对烃源岩的发育类型、分 布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裂谷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陆相烃源岩发育,以陆生陆储 陆盖型成藏组合为主;裂后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规模较大,海生海储海盖型成藏组合及混生 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所占分量逐渐增多。推测渐新统湖相 -湖沼相及海陆过渡相源岩和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应 是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的主要来源,陆生海储海盖型、海生海储海盖型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应是深水区 基本生储盖组合类型。 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沉积 -构造差异;生储盖组合 中图分类号:P542;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52(2008)04044107   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发育着多个新生代被动陆 1 区域地质背景 缘含油气盆,从西向东依次为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 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盆地 南海位于欧亚、太平洋、印(度)-澳(大利亚) (图1)。以水深 300m为界,其中的琼东南盆地大 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对于其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部、珠江口盆地南部、台西南盆地的大部为深水盆地 问题,有多种观点(Tapponnieretal.,1982;李思田 (本文所提南海北部深水盆地主要指琼东南盆地大 等,1998;姚伯初等,2004a;钟志洪等,2004;夏斌等, 部、珠江口盆地南部,下同)。这些盆地都是随南海 2004,2005;黎明碧和金翔龙,2006)。随着勘探和研 张裂逐渐形成的,虽然经历了相似的从裂陷到坳陷 究程度的不断深入,目前多数学者基本取得共识:那 的沉积 -构造演化史,但也存在着明显的沉积 -构 就是南海的扩张和演化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板 造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烃源岩的发育规模、生烃 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南海叠加有 挤压、走滑和伸展等多种构造作用。近期研究(郭 潜力及储盖组合的类型和分布等具有明显的制约作 令智等,2001;吕炳全等,2002;万天丰和朱鸿,2002; 用,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作一些探索,希望能对该区 姚伯初等,2004b;李文勇和李东旭,2006)表明:南 的油气勘探有所借鉴。 海自中生代末期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期陆缘张裂与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