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oc

发布:2019-08-02约8.18万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 招投标项目(FGY003号) 安徽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经济研究所 2004年10月 课题研究组成员 组长:成祖德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院 长 成员:胡厚国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规划师 副院长 刘复友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规划师 副总工周云峰 安徽省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  室主任 王傲兰 安徽省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所 长 柴修发 省政府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主 任 穆小宏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助理规划师 汪树群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助理规划师 李 娜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师 税 伟 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博 士 李松志 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博 士 前 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 省委、省政府《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镇化战略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安徽省“十五”期间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全面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城镇化无论从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还是从发展内涵和发展动力,都注入了与过去很不相同的新鲜内容,城镇化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 1.中国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2.中国城镇化是新一轮财富积累的基本动力 3.中国城镇化是信息时代“五流”交汇的网络节点 4.中国城镇化是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创新源头 5.中国城镇化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先导中心 6.中国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操作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框架 1.技术路线 本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多学科协同作战: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工程学等,提出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借鉴世界和国内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弯路;进行案例解剖(见研究附件典型案例分析报告),选择省内若干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提出相应的分类指导措施。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十五”回顾 发展环境分析 提出问题 SWOT分析 动力机制分析 趋势分析 分析问题 总体思路 发展策略 对策措施 解决问题 典型案例分 析 (三)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课题前期准备阶段(2004年4-5月) (1)编制“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公开招标申请书 (2)中标后,与省发改委签订合同书 调查研究阶段(2004年6月) (1)制定《安徽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大纲 (2)收集整理基础资料,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析 3.研究大纲编制阶段(2004年7月) 4.课题初步成果研究阶段(2004年8月初到2004年9月中旬) 2004年9月15日前提交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5.初步成果深化及最终成果研究阶段(2004年9月中旬到2004年10月底) 2004年10月下旬召开课题研究报告咨询论证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向省发改委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一、“十五”以来安徽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评估 (一)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年)简述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是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不断提高我省城镇化水平,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制定的。《纲要》从安徽省情出发,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提出“十五”期间推进我省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政策和重点工作,是全省城镇化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它既是正在实施的省“十五”计划纲要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加快发展,富民强省”这一主题,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 2.基本原则 (1)现代化导向的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