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生技处下达的生产任务,做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工作,针对第二搅拌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对于新开盘工程,第一车混凝土必须测试拌和物坍落度,并观察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及时调整,以达到配合比设计要求为准方可出站,否则严禁出站;
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标准: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的坍落度上为基准,根据情况操作工控制范围:上可按设计坍落度增加一个坍落度出站、下可按设计坍落度减二个坍落度出站;
三、为了防止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波动过大(明显波动),各操作班组必须对每一车出站混凝土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到按5~10车抽检一次坍落度,对于坍落度波动大时必须在调整的同时观察测试每一车坍落度,做到每一车出站混凝土坍落度波动在设计坍落度±10mm范围内,对所有测试做好记录;
四、坍落度波动过大时必须查明分析原因,并立即通知后场工长或试验室值班人员,尽可能排除其影响因素,操作人员根据影响因素作出相应的控制调整;
五、罐车驾驶员在洗车后必须将水放干净,操作班组监督此情况;
六、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遇热水泥、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环境温度很高(低)、运输距离远近、坍落度损失过大、工地特殊要求等情况,必须立即通知试验室值班人员,试验室值班人员立即做出调整;
七、试验室值班人员尽可能的跟踪混凝土至施工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立即通知后场做出相应调整,另外,后场工长应与前场工长紧密联系,尽量做到工地少压车,如混凝土拌和物出现异常立即通知试验室值班人员前往工地处理,做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工作;
八、各搅拌主机班组对本搅拌站的设备特别是计量设备应做到心中有数,如有怀疑应立即汇报并立即检查;
九、新开盘工程前三车混凝土必须过磅,并及时调整混凝土容重,对于误差过大(超过±1%)情况必须立即汇报后场工长并立即查明原因,并纠正,将情况报试验室,再次过磅,对于单位工程混凝土量大者过程中必须随机抽查;
十、对于工地返回混凝土:查明原因,必须由试验室值班人员到场处理,并分析原因,以防类似问题重发多发;
十一、砂石(特别是砂)材料进场时,为了控制砂石材料含水率,材料部门要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对当天有生产任务的站所用材料仓控制进料,做到当时所进原材料(砂)不用于当时的混凝土生产。
为了控制混凝土质量,减小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波动,各相关部门请按以上规定执行,各行其责,控制好各个环节,做到出站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相对稳定,保质保量完成生技处下达的生产任务。对于相关部门、操作班组未按此规定执的,在当月进行考核。
以上规定从即日起执行。
第二搅拌站
2002.5.23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补充规定)
为了达到公司对我站混凝土提出的更高的质量要求,在原有若干规定基础上补充如下规定,如有冲突以补充规定为准则:
一、对于新开盘工程,第一车混凝土必须测坍落度,并观察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及时调整,如有调整,必须检测调整后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并观察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直到混凝土合格(以第二条为准则)后方可出站;
二、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控制原则:
以坍落度/扩展度、混凝土的观测和易性为指标,站上质量控制分以下四种情况:
1、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即±0.00以下或低层结构混凝土:
210+/450+mm,不泌水、不粘板,和易性好;
2、10层以下中等高度楼层结构部位混凝土:
220+/500+mm,不泌水、不粘板,和易性好;
3、10层以上高层结构部位混凝土:
230+/550+mm,不泌水、不粘板,和易性好;
4、特殊情况(如道路、底板、非泵混凝土等)特殊处理。
上述中的“+”号表示一定的范围(坍落度±10mm、扩展度±20mm),以上原则作为各搅拌站对本站生产的混凝土判定其是否合格的标准。对于由于特殊情况(如坍落度损失过大、水泥温度过高、工地特殊要求等),由试验室值班人员或后场工长通知调整并决定质量控制标准;
三、搅拌站试验室对各生产站分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抽查并将结果作为对各站质量控制情况的考核。
第 二 搅 拌 站
2002.7.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