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多层住宅楼计算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烟台市芝罘区某居民小区钢筋混凝土框架住宅楼,该工程占地面积约为585.77 m2,总建筑面积约为3413.20 m2。一层贮藏室室内层高2.4 m,2~7层层高为2.8 m,女儿墙高度为0.9 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1.2 设计依据
1.1.2.1 国家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规程、规范、图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0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山东建筑做法图集》 L06J002
5.《工程做法》 05J909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6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1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GB11968-2006
1.1.2.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
1.1.3 自然条件
1.1.3.1 基本风压0.55 kN/m2,地面粗糙度B类。
1.1.3.2 基本雪压0.40 kN/m2。
1.1.3.3 地质条件:
表1.1 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分层 厚度
(m) 平均厚度
(m) 压缩模量(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耕土 0.7~1 0.8 粉质粘土 0.9~5 3.3 7.96 180(e及IL均小于0.85) 中砂 0.5~3 2.1 22 180 砾砂 1~6.1 20 32 220 强风化大理岩 0.7~7.1 5 36 340 中风化大理岩 未穿透 1200
1.1.3.4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 g,特征周期0.35 s。
1.2 建筑方案
1.2.1 设计标高
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0.00 m,室内外高差0.45 m。
1.2.2 平面布置方案(见建筑施工图)
1.2.3 不上人屋面做法(选自《工程做法》05J909,编号:屋15-B5(90) )
自上而下:20 mm厚1:3水泥砂浆面层;10 mm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 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90 mm厚憎水膨胀珍珠岩板保温层;最薄30 mm厚LC5.0轻集料混凝土2%找坡层;120 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2.4 楼面做法(选自《工程做法》05J909,编号:楼17A)
自上而下:20 mm厚磨光石材板,水泥浆擦缝;30 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水泥浆一道;120 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2.5 卫生间楼面做法(选自《工程做法》05J909,编号:楼13A)
自上而下:10 mm厚地砖,干水泥擦缝;20 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2 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1:3水泥砂浆找坡层抹平;水泥浆一道;120 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2.6 墙身做法(选自《山东建筑做法图集》L06J002)
墙面:
外墙面:参见L06J002外墙19;
内墙面:参见L06J002内墙5;
卫生间墙面:参见L06J002内墙30。
1.2.7 门窗做法
窗户均采用塑钢窗。入户门为防盗门,套内门为木门。
1.3 结构方案
1.3.1 结构布置原则
框架的结构布置既要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又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方便施工。柱网均匀对称,梁全部贯通对结构有利。建筑及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应尽量避免结构缺梁、缺柱、凹凸等平面不规则框架和错层、内收、外挑等竖向不规则框架。
1.3.1.1 竖向承重结构: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1.3.1.2 基础:柱下独立基础。
1.3.2 结构布置:见图1.1。
1.3.3 传力路径:楼板-梁-柱-基础。
第2章 框架计算简图
2.1 构件尺寸确定
2.1.1 主梁截面尺寸确定
BC跨L=4800 mm,h=(1/15~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