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养猪废水处理问题与对策.PPT

发布:2017-07-30约1.1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養豬廢水處理問題與對策 黃 汝 賢 崑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系 綱要 養豬廢水特性與處理現況 厭氧處理單元之問題與對策 好氧處理單元之問題與對策 提高COD去除率之新型生物系統 活性污泥系統之試車與操作 養豬廢水特性與處理現況 厭氧處理單元之問題與對策 廢水懸浮固體物濃度 反應器流況 水力停留時間 生物污泥濃度 好氧處理單元之問題與對策 反應器流況 曝氣槽散氣器型式 沈澱池整流裝置和刮泥機 沉澱池傾斜坡度/氣昇幫浦裝置 迴流污泥之操作:污泥濃度 廢棄污泥之操作:污泥齡 有機負荷(F/M) 水質分析 提高COD去除率之新型生物系統 阻流板厭氧反應器(ABR) (出流水迴流) UASB串聯活性污泥系統(出流水迴流) ABR串聯活性污泥系統(出流水迴流) 單一污泥(厭氧/無氧/好氧)系統(混合液迴流) 單一污泥(厭氧/好氧)系統(混合液迴流) 活性污泥系統設計/操作規範 污泥濃度 = 2000~3500 mg MLSS/L F/M比 = 0.15~0.5 kg COD/kg MLSS-day 污泥齡 = 15~30 day 污泥迴流比 = 0.5~1.0 SV30 = 15~25%;SVI = 70~140 活性污泥系統功能之提升 評估參數 污泥濃度:2000~3500 mg MLSS/L 食微比(F/M) :0.15~0.5 kg COD/kg MLSS-day 曝氣量:50~94 m3 air/kg BOD去除 原生動物:有柄纖毛蟲為主及少量輪蟲 SV30:15~25%;SVI:70~140 功能指標 BOD、COD去除率 活性污泥系統之操作方法 曝氣之操作 污泥迴流之操作 污泥廢棄之操作 水質數據之檢測 操作參數之檢核 水溫改變、負荷異常之應變 活性污泥系統之試車 沉澱池試車 清除池內之機具及雜物 引入清水直至刮泥機之高度 啟動刮泥機並持續旋轉一周以上 進流廢水並裝滿沉澱池 目測出流水是否均勻流過溢流堰 目視浮渣撇除器及污泥幫浦是否正常操作 若所有設備皆正常操作則打開進、出流閘門 活性污泥系統之試車 系統試車 調整污泥迴流量,使達到迴流污泥幫浦流量之75~80% 啟動鼓風機使已裝滿廢水之曝氣槽有足夠之混合強度,且溶氧(DO)維持約1.5~3.0 mg/L 持續曝氣及迴流污泥,直到微生物開始膠羽化 及污泥馴養完成 接著曝氣槽與終沉池連線操作並控制F/M 在 0.15至0.5 kg COD/kg MLSS-day之間 活性污泥系統之試車 調整污泥迴流比介於0.5~1.0之間 逐漸增加進流量但仍維持一定之F/M比 直至全部廢水進流並達到污泥濃度及F/M之設計值後,再開始污泥廢棄操作並控制污泥齡為15~30天 監控SV30(SVI) 、COD、SS及原生動物相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