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工程热力学).pdf

发布:2024-07-09约7.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课程编码:

学时:40学分:2.5

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类别:工程基础课程

热力及流体机械、发动机原理、能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后续课程:

源工程及环境保护、传热学

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卓越计划试点建设专业

教材: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书:杨玉顺.工程热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性质

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的有效利用,热能与机械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

转换规律的学科。工程热力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工程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设计计算

和分析各种动力装置、制冷机、热泵空调机组、锅炉及各种热交换器的理论基础。

2、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热力学基本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热力过程和热

力循环的分析和计算,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与要求

1、掌握热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推广应用于其它能量转换问题。

2、初步掌握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方法,了解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3、能运用常用工质的物性公式和图表(如水蒸汽)等进行热力过程计算。

4、具有从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分析,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热力学的发展、地位及前景;课程研究的目的、任

务和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0-1热能及其利用

0-2热力学发展简史

0-3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

本章的重点应放在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及所用的研究方法上。

[本章难点]: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理解热力系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平衡态,三个基本状态参数的定

义、物理意义、单位及表示符号,理解准平衡过程及在状态坐标图中的表示方法,理解状态量和

过程量的特性及区别,掌握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的效率计算。

[本章主要内容]:

1-1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1-2热力系统

1-3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1-4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1-5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1-6过程功和热量

1-7热力循环

[本章重点]:

1.理解平衡态和均匀态、稳定态的区别

2.三个基本状态参数(压力、温度、比体积)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及表示符号。

[本章难点]:

1.准平衡过程的理解

2.过程量和状态量的特性和区别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热力学能、焓的定义,掌握无摩擦准平衡过程膨胀功、

技术功及热量的计算,并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出来,掌握能量方程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2-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2热力学能和总能

2-3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2-4焓

2-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

2-6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2-7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本章重点]:

1.焓的定义

2.闭口系能量方程的应用

3.开口系能量方程的应用

[本章难点]:

1.膨胀功、技术功、推动功、流动功和有用功的区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