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6章成形.ppt

发布:2018-03-03约5.89千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锥形件变薄旋压 1-模具 2-工件 3-坯料 4-顶块 5-旋轮 第六章 成形 二、变薄旋压工艺(强力旋压) 第五节 旋压 1.变薄旋压变形特点 (1)无凸缘起皱,也不受坯料相对厚度的限制,可一次旋压出相对深度较大的零件。一般要求使用功率大、刚度大并有精确靠模机构的专用强力旋压机。 (2)局部变形,因此变形力比冷挤压小得多。 (3)经强力旋压后,材料晶粒紧密细化,提高了强度,表面质量也比较好,表面粗糙度Ra可达0.4μm。 (4)零件的形状简单,最好是筒形或锥形。 (5)筒形强力旋压毛坯件的内径在成形过程变化不大,其长度增长,筒壁变薄。 第六章 成形 二、变薄旋压工艺(强力旋压) 第五节 旋压 2.变薄旋压成形极限 变形程度 第六章 成形 二、变薄旋压工艺(续) 用模具的半锥角 当 时, 所以极限变薄率 和极限半锥角 的关系为: 也可以表示变薄旋压的变形程度。 第五节 旋压 2.变薄旋压成形极限 第六章 成形 二、变薄旋压工艺(续) 第五节 旋压 第六章 成形 二、变薄旋压工艺(续) 对于细长薄壁的旋压零件,采用钢球代替旋轮,旋压效果较好。 第六节 校形 校形: 通常指平板工序件的校平和空间形状工序件的整形。 目的: 第六章 成形 一、校形的特点及应用 (1)只在工序件局部位置使其产生不大的塑性变形; (2)模具的精度比较高; (3)所用设备最好为精压机。若用机械压力机时,机床应有较好的刚度,并需要装有过载保护装置。 校平和整形工序的共同特点: 使冲压件获得高精度的平面度、圆角半径和形状尺寸。 第六节 校形 校平方式: 平板零件的校平模形式: 第六章 成形 二、平板零件的校平 加热校平法 模具校平、手工校平、在专门校平设备上校平。 光面校平模、齿形校平模 第六节 校形 第六章 成形 二、平板零件的校平 校平力可按下式计算: 第六节 校形 空间形状零件的整形: 目的: 第六章 成形 三、空间形状零件的整形 整形模的特点: 整形力F可按下式计算: 指在弯曲、拉深或其它成形工序之后对工序件的整形。 使工序件某些形状和尺寸达到产品的要求,提高精度。 与前工序的成形模相似,但对模具工作部分的精度、粗糙度要求更高,圆角半径和间隙较小。 第六节 校形 弯曲件的整形方法: 无凸缘拉深件的整形: 第六章 成形 三、空间形状零件的整形(续) 带凸缘拉深件的整形部位常常有: 通常取整形模间隙等于(0.9~0.95)t,即采用变薄拉深的方法进行整形。 凸缘平面、侧壁、底平面和凸模、凹模圆角半径。 几道连续工序的旋压 第六章 成形 锥形件变薄旋压 1-模具 2-工件 3-坯料 4-顶块 5-旋轮 第六章 成形 光面校平模 a) 上模浮动式  b)下模浮动式 第六章 成形 齿形校平模 a)尖齿齿形  b)平齿齿形 第六章 成形 用于表面允许有齿痕的零件 用于表面不允许有齿痕的零件 弯曲件的整形 a)压校  b)、c)镦校 第六章 成形 拉深件的整形 第六章 成形 第六章 成形 1-顶块2-赶棒3-模具4-卡盘 (系坯料的连续位置) 普通旋压 第六章 成形 加轴向压缩的液体胀形 1-上模 2-轴头 3-下模 4-管坯 第六章 成形 圆孔翻边时的应力与变形情况 第六章 成形 圆孔翻边凸模的形状和尺寸 第六章 成形 非圆孔翻孔 第六章 成形 伸长类曲面翻边凸模形状的修正 1-凹模 2-顶料板 3-凸模 第六章 成形 曲面翻边时的冲压方向 第六章 成形 压缩类曲面翻边凹模形状的修正 1-凹模 2-压料板 3-凸模 第六章 成形 用阶梯形凸模变薄翻边 a)零件  b)凸模 第六章 成形 内孔翻边模 第六章 成形 内、外缘翻边模 第六章 成形 落料、拉深、冲孔、翻孔复合模 1、8-凸凹模 2-冲孔凸模 3-推件块4-落料凹模 5-顶件块 6-顶杆 7-固定板 9-卸料板 10-垫片 第四节 缩口 缩口: 坯料变形区受两向压应力的作用,主要由于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使直径变小,厚度和高度增加。 第六章 成形 一、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 将管坯或预先拉深好的圆筒形件通过缩口模将其口部直径缩小的一种成形方法。 第四节 缩口 第六章 成形 一、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 缩口的变形程度用缩口系数m表示 缩口系数m的大小由模具结构、材料种类以及材料厚度有关。厚度越小,缩口系数相应增大;材料塑性越好,缩口系数越大。 第四节 缩口 第六章 成形 一、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 缩口系数m 第四节 缩口 1.缩口次数 若工件的缩口系数m小于允许的缩口系数时,则需进行多次缩口,缩口次数n按下式估算: 第六章 成形 二、缩口工艺计算 m0 为平均缩口系数; D为空心毛坯的直径; d为缩口后的直径。 第四节 缩口 2.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