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Oracle經典数据库备份手册.doc

发布:2016-12-02约1.4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Oracle数据库备份手册 目 录 1 故障类型 3 2 与备份相关的数据库环境 3 2.1 数据库类型 3 2.2 archivelog的设置 4 2.2.1 archivelog的查看 4 2.2.1 archivelog的设置 4 3 备份方案 5 3.1 备份方案1——操作系统脱机冷备份 5 3.2 备份方案2——操作系统联机热备份 7 3.3 备份方案3——使用RMAN联机热备份(需要catalog的情况) 8 3.4 备份方案4——使用RMAN联机热备份(不需要catalog的情况) 10 3.5 备份方案5——使用RMAN的增量备份 12 3.6 备份方案6——逻辑备份 13 4 备份案例 17 4.1 备份文件的存放路径 17 4.2 RMAN的热备份 18 4.3 EXP逻辑备份 20 4.4 其它文件的备份 21 4.5 备份记录 21 5 数据库恢复 22 5.1 误删除表及数据 22 5.2 数据文件丢失或损坏的恢复 23 5.3 数据库重装后的恢复 24 5.3.1 使用数据库增量备份进行恢复 24 5.3.2 使用数据库全备份进行恢复 24 5.4 IMP的恢复 25 6 注意事项 26 故障类型 实例故障 由ORACLE内部异常、操作系统故障或其它相关软件引起,导致ORACLE实例中的进程或内存区出现故障或数据库无法正常关闭,这种故障称为实例故障。实例故障没有本质上的破坏,无须对数据库进行恢复,只要重启数据库就可正常。 媒介故障 媒介故障主要是由于磁盘驱动器出问题、磁盘块坏、数据文件被删除或损坏等引起,文档中所介绍的备份方法基本为这种故障而设计的。 与备份相关的数据库环境 数据库类型 与数据库备份最紧密相关的数据库设置相信应该是有无重做日志的归档,依此可将数据库划分为两大类型: noarchivelog 重做日志归档的备份,这种情况数据运行性能高,但数据库恢复不够灵活。对于无归档的备份,可采用的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以逻辑备份和脱机准备份为主。当数据文件或控制文件被损坏或丢失的情况下只能做全数据库的恢复,且只能恢复至备份的时间点。 archivelog 有重做日志归档的备份,重做日志的归档将很大程度影响数据库的运行性能,但对数据库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数据库系统必须要有重做日志的归档。这种情况的备份和恢复可采用的形式较多,有逻辑备份、脱机冷备份、联机热备份。可执行基于时间的恢复,单个数据文件的恢复。 archivelog的设置 由于ORACLE数据库创建时缺省是为NOARCHIVELOG方式,下面的内容将介绍如何将无重做日志归档的数据库系统改为有重做日志归档的数据库系统。 2.2.1 archivelog的查看 查看数据库是否有重做日志的归档,可以查看动态性能视图V$DATABASE中的LOG_MODE列,如果列值为ARCHIVELOG则为重做日志归档模式,如果列值为NOARCHIVELOG则为重做日志不归档模式。 查看命令如下:select log_mode from v$database; 2.2.1 archivelog的设置 重做日志不归档修改为重做日志归档的方法: 先关闭数据库svrmgrlshutdown immediate; 对数据库做一次冷备份,即备份所有的数据文件、控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参数文件、口令文件; 在initXXX.ora(XXX表示实例的SID)参数文件中,增加如下参数: LOG_ARCHIVE_DEST=filename or device name(归档文件的路径) LOG_ARCHIVE_FORMAT=filename extension(归档文件名的格式) 例如: LOG_ARCHIVE_DEST=/archive/arch LOG_ARCHIVE_FORMAT=%s.arc 启动数据库实例svrmgrlstartup mount 改变数据库为归档模式svrmgrl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打开数据库svrmgrlalter database open; 备份方案 备份方案1——操作系统脱机冷备份 对于可以down机的数据库系统,采用这种方法对数据库文件进行一次性备份,恢复时只能恢复到备份时间,建议在系统安装配置完成之后,提交运行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数据库的一次备份,以后恢复时结合逻辑备份,基本可将系统恢复至可用状态。具体方法如下: 通过V$DATAFILE,V$LOGFILE,V$CONTROLFILE查看有哪些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及控制文件需要进行备份,分别在哪些目录中。将这三类文件用操作系统拷贝指令复制到一个独立的硬盘或磁带上,以备日后使用。同时还需备份口令文件、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