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荣辱观问题存在的原因.docx
PAGE
1-
浅析当代大学生荣辱观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荣辱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使得大学生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尤其是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这导致许多学生在追求高薪工作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例如,某知名企业曾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部分学生为了争取职位,不惜夸大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甚至伪造简历,这种行为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对荣辱观念的淡薄。
其次,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大学生接触到各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机会增多,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炫富、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某知名网络平台上的“网红”现象,部分网红通过展示奢华生活和物质享受来吸引粉丝,这种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使得他们在面对荣辱问题时容易产生困惑。
再者,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对大学生的荣辱观产生了影响。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一些不良现象如腐败、欺诈等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造成了冲击。据一项调查显示,近五成大学生表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不公平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发生使得部分大学生对荣辱观念的判断标准产生了动摇。此外,一些社会事件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也引起了大学生的关注,使得他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对荣辱的认识更加复杂。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荣辱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也有网络媒体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在面对荣辱问题时容易产生困惑和偏差。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荣辱观的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庭教育是塑造个人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重要环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深远。据一项调查表明,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父母的价值观对其自身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注重诚实守信,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往往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然而,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由于工作压力或个人习惯,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导致孩子对荣辱的认识模糊,甚至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
(2)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对大学生的荣辱观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以“听话”为核心,过分强调权威,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思考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例如,在某个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在大学期间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荣辱问题的理解也较为狭隘。相反,那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勇于尝试的家庭,往往能够培养出具有正确荣辱观的大学生。
(3)家庭教育的氛围和亲子关系对大学生的荣辱观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荣辱观。然而,在一些家庭中,由于亲子关系紧张或沟通不畅,孩子可能会形成消极的荣辱观。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严重的代沟,孩子感到不被理解和尊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荣辱问题时产生困惑和迷茫。此外,一些家庭可能由于经济原因或父母个人问题,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也可能对大学生的荣辱观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育体制的影响
(1)教育体制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荣辱观形成有着显著影响。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成绩和排名,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学业成绩视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种导向使得大学生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容易忽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调查的1000名大学生中,有60%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是衡量自己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例如,某大学一名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不惜抄袭他人作业,这种行为反映了教育体制对大学生荣辱观的不良影响。
(2)教育体制的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荣辱观也产生一定影响。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大学生往往以获得奖学金、荣誉称号等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而忽视了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追求个人荣誉的同时,忽视了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例如,某高校一名学生在学术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由于其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最终未能获得团队认可。这一案例揭示了教育体制评价体系对大学生荣辱观的影响。
(3)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也对大学生的荣辱观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然而,在改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