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定位误差分析-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X0500414B09NR02P0003讲解.pptx

发布:2024-07-06约小于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装夹具设计

第三章定位误差分析

3.1定位基准的选择3.2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3.3定位误差计算第三章

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已加工过的表面(在第一到工序之后的各工序中)1、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进行定位,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如图,加工中,为了保证尺寸a,应如何进行定位

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已加工过的表面(在第一到工序之后的各工序中)2、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加工各表面,以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如轴类零中加工采用中心孔和箱体类零中加工采用一面两孔。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要求,避免基准转换带来的误差。可简化夹具的设计与制造,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基准统一原则常常会带来基准不重合的问题,此时应综合考虑

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已加工过的表面(在第一到工序之后的各工序中)3、互为基准原则对于某些位置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办法来达到位置度要求。如车床主轴前后支承轴颈与前锥孔有很高的同轴度要求。

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已加工过的表面(在第一到工序之后的各工序中)4、自为基准原则对于某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因为这些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以保证表面加工的质量并提高生产率,此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如:磁悬浮列车导轨,在加工过程中使用自为基准采用自为基准仅能提高表面质量,不能提高形位精度,该加工表面与其它表面之间形位精度则应由先行工序保证。

第一章谢谢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