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统戏曲与动画艺术的结合点分析 .pdf

发布:2024-11-12约3.06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统戏曲与动画艺术的结合点分析

□魏国卿

摘要:戏曲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有着精湛的技艺与底蕴;而动画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中国需要更多的文化滋养。

传统戏曲与动画艺术的结合,除了可运用的表演程式、音乐元素、服装美术等,还有民族艺术的审美特色、文学的可视化呈现经验

及其虚拟化的表现手法。动画因为与实拍的影视作品不同,不受空间、时间和表演者的束缚,而且具有幻化的假定性特征,因此

可以吸收传统戏曲艺术中虚拟化的表现手法为动画场景设计与动画角色塑造服务。

关键词:戏曲动画假定性虚拟性

戏曲表演具有非写实的特点,重虚拟、轻模仿也是中国传动画造型设计过程就是以形写神的过程,与戏曲程式化

统艺术理论中的一贯原则。戏曲剧目表演在设计人物动作的艺术内涵是相同的。动画角色设计包括角色造型设计和动

时,遵循的是代表性、规范化的程式。这种表现手法在表演者作设计,角色的动作设计必须准确表达角色的社会地位、自然

和观者之间达成一种默契。传统戏曲演员通过程式表现剧属性与心理特征,从而体现出不同动画角色间的性格特征差

情,表达人物情感,这是演员重要的艺术语言,熟识这种规律、

异。程式所具有的虚拟性夸张性特征与动画艺术的本体性

的观众能快速、准确理解剧情并获得共情。传统戏曲的程式特征具有相似之处,很多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的

化表演不仅可以辅助解释戏曲剧情,就其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打斗场面,都借鉴了传统戏曲艺术中的武打程式化动作与表

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审美对象。以道具马鞭来演。

说,很多戏曲剧目中都有这一道具,虽然只是一根象征马鞭的在动画片中使用特定的戏曲化程式除了可以用来表现动

带穗子的藤条,但这根藤条却能告诉观者很多信息,用来表明画角色的动作与行为,角色造型设定同样可以借鉴程式化的

台上表演的人物身份。有时候,通过演员的表演动作可以表脸谱艺术。众所周知,戏曲艺术中虚拟化的表现手法还体现

明马在飞奔或者休憩的状态,甚至还可以通过马鞭的颜色来在抽象的脸谱设计上。脸谱的设计为国产动画的人物设计提

暗示马的颜色,如红色的马鞭代表红马,白色的马鞭代表白供了一条探索途径。关于舞台形象中的脸谱,孔尚任在《桃花

马,等等。剧情内容不需要像实拍影视作品般布置真实的舞扇》中是这样描述的“脚色所以分别君子小人,亦有时正色不

,,,

台场景,也不需要特殊的旁白与唱词解释与交代,只需要一系足借用丑净者。洁面花面若人之妍媸然当赏识于牝牡獅

列观者熟知的程式化表演就可以完美表现。黄之外耳。”这里说的是戏曲妆面造型系统内对于角色形象设

影视剧作品的打斗场面一般受到场地、演员人数等条件计的思考。

的限制。传统戏曲是舞台艺术,舞台场地是固定的,演员人数画形难画骨,作品的表达是否传神一直是中国艺术的重

也是固定的,不能依赖常规的表演方式表现大规模的战争场要审美标准,神似重于形似。中国动画创作者把传统戏曲程

面,唯有通过虚拟化的手段也就是程式化的表演,才能表现出式运用到动画作品中,作品角色形神兼备,使作品产生出神入

千军万马的气势。程式化的一招一式都经过表演者的精心编化的艺术效果。如,中国的优秀水墨动画《山水情》就塑造了

排,让观者通过演员的身段和表演感受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空灵意境之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