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砌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docx
PAGE1/NUMPAGES88
住宅楼砌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
1砌筑工程概况
砌筑主要用于外围护墙和填充墙。
分部名称
施工内容
页岩多孔砖
外围护墙、水电道井,厨房卫生间200以上1500以下,以及所有100厚砌体隔墙,砌块强度:U3.5砂浆强度:M5.0混合砂浆
页岩空心砖
其余砌筑墙体,砌块强度:U3.5砂浆强度:M5.0混合砂浆
2砌筑施工工序交叉施工措施
砌筑施工期间,包括结构施工、机电安装等工序穿插多,相互牵制大。施工之前现场管理部门一定要确定各工序交叉顺序,绘制工序流程图。施工中各工序要相互协调配合,做好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以使工程顺利进行,以免误工、返工现象出现。
砌筑施工与水电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
砌筑与水电通风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向来是工程施工中最尖锐的交叉矛盾,砌筑工作与水电安装交叉工作面大,内容复杂,如处理不当将出现相互制约、相互破坏的不利局面。土建与水电的交叉问题是一切交叉中的重点,必须重点解决,解决此矛盾的原则:
水电暖安装进度必须服从总控进度计划,选择合理的穿插时机,要在现场部门统一的协调指挥下施工,使整个工程形成一盘棋。
明确责任,做好交接手续。
建立固定的协调制度。
一切从大局出发,互谅互让,砌筑施工要为水电通风安装创造条件,水电通风安装要注意对砌筑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砌筑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水电暖专业成品的完善保护。
砌筑各工序的交叉施工
装修各工序相互影响和交叉污染是施工中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通常容易出现二次污染、损坏和丢失,这样势必影响工程进展和质量,增加额外费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成品保护措施:
现场各区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制定同使用功能房间(或部位)的施工工序流程,将土建、水、电、通风、消防等各专业工序相互协调,排出一个房间(或部位)的工序流程表,各专业工序均按此流程进行施工,严禁违反施工程序的作法。
做好工序标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半成品标识“正在施工,注意保护”的标牌。
采取护、包、盖、封保护
对成品和半成品采取“护、包、盖、封”的保护措施,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保护,并由专门负责人经常巡视检查,发现有保护措施损坏的情况,要及时恢复。
制定处罚措施,明确责任,对破坏成品的要按章进行处罚。
工序交接全部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机电预埋预留要求
根据机电工程综合布线图的要求,砌筑墙体中需要为机电管线预埋套管、预留洞口,所需预留预埋的套管、洞口在各层设计图纸中应有详细的标注,其中套管标高为管中标高到结构完成面,预留洞口标高为洞底标高到结构完成面。套管与预留洞口布置详见机电综合留洞图。
预留孔洞要求位置准确,严禁剔凿、断筋、孔洞应采用防水套管,且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灌严密,并做闭水试验,要求24小时无渗漏方为合格
3砌筑施工条件
(1)钢筋混凝土楼板基层处理。
(2)按设计平面布置图弹出隔墙和门的位置。
(3)线放完后经质检部门验线并做好记录。
(4)与砌体结构相连的混凝土结构已预先预留了按照规范与设计要求的构造柱,圈梁,拉结筋等预埋部件,其构造做法图集《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05G701相关页次。
4砌筑施工方法
序号
施工步骤
主要施工做法
1
基层清理
基层不平整处可采取剔除或补抹砂浆的措施,待基层清理干净后要及时进行抄平放线工作。
2
定位放线
施工前,依据建筑施工图放出墙体的轴线、墙体边线和洞口线;依据构造柱平面布置图放出构造柱边线
3
导墙
有水房间墙体下,先浇筑2000mm高C20混凝土基座同时找平。
4
立皮数杆
砌筑前要根据砌块高度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将皮数杆竖立于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皮数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砌筑时,自墙体的一端开始砌起;有构造柱的墙体砌筑时,从构造柱开始向两侧进行。
5
拉准线
在相对砌块上边线间拉准线,依准线砌筑。随时检查并校正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根据墙体厚度采取单面或双面挂线的砌筑方法;
6
拉结筋
拉结筋采用2φ6.5,沿墙高间隔不大于600mm,沿填充墙全长贯通。
7
砌块砌筑
砌块提前2天以上适当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
使用全顺砌筑形式,上下皮竖向灰缝相互错开1/2砌块长,并不应小于120mm,如不能保证时,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根φ6mm拉结钢筋。
砌筑时应使砌块底面向上、上下皮对孔错缝砌筑。
砌砖墙: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满铺满挤砌筑操作方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