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实践.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班通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 很多学校都配备了班班通。班班通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给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传统粉笔加黑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让很多学生感觉到枯燥, 而班班通则允许教师根据教学需求, 灵活的使用动画、视频和课件等作为教学用具, 教学更加形象化和多样化, 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质量。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也带动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进步, 基础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家长、教师甚至学生自己都“唯分数至上”的现状, 很多学校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 教学仍然没有脱离硬质教育的桎梏。针对这个问题, 近年来各大省市的学校开始普及班班通, 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一、班班通教学的优点 (一) 对学生的帮助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学生也是班班通的直接受益者, 是受到这种教学方式影响最大的。1. 采用班班通开展教学, 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学习中学生能够随时借助资料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当学生需要更多资料时, 就可以借助教室中的电脑作为“老师”为自己提供帮助。虽然教师仍然承担了教授知识的主要责任, 但是有的问题教师也难以解答, 这时利用电脑是最好的选择。例如在《出师表》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资料, 让学生了解这篇文言文的写作背景, 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课堂教学依靠粉笔加黑板的理论知识传输, 逐渐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班班通教学中, 教师可以使用电脑进行视频教学,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 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教学, 教师就可以使用电脑为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等, 不仅保证了安全性, 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3. 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中, 教师占据教学的主动地位,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传;而在班班通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教师制作的视频、课件等内容丰富有趣, 就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对教师的帮助首先, 教师使用班班通开展教学活动,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让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传统教学中, 教师能够使用的工具基本上只有粉笔和黑板, 而班班通教学则让教学能够使用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 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其次, 班班通教学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对于一些抽象的、难懂的知识, 教师不必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 可以使用电脑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展现给学生, 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再次, 在针对教学重难点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搜集资料, 更好地开展重难点教学;最后, 通过班班通教学, 使用电脑、投影仪, 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使用电脑备课, 随时选用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备课, 节省了手写教案的时间。二、班班通应用的优化建议 (一)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考核机制班班通是软硬件的结合, 为了加强对班班通的使用和管理, 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将班班通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作为考核班级整体情况的指标之一, 完善班班通的管理和维护体制, 做到班班通使用和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 确保在使用班班通开展教学活动时班班通能够正常运行, 延长班班通使用寿命, 降低使用成本。 (二) 健全培训机制为了提高班班通的使用质量和效率, 学校应该将资源整合起来, 推进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同时学校要做好校本培训, 组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向其他教师进行班班通使用培训, 教师在工作中也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班班通的应用水平, 才能真正通过班班通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 做好教学资源整合虽然网络上的资源取之不尽, 但是教师在应用这些资源时,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也可以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并进行修改, 才能发挥教学资源的真正价值。例如在生物课中的解剖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展示解剖过程, 这样更加环保、安全, 学生对解剖过程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但是在一些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例如在“分子扩散”的教学中, 实验现象较为明显并且没有危害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分子扩散的现象, 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准备墨水和清水做实验。三、结语班班通在教学中的优势非常明显, 但是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