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万年历.doc

发布:2016-11-30约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言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准数字计时的消费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二十一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计时产品就是电子万年历,目前已经不再局限于以书本形式出现。以电脑软件或者电子产品形式出现的万年历被称为电子万年历。与传统书本形式的万年历相比,电子万年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电子时钟作为时间显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是近代世界钟表业界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摆和摆轮游丝的发明,相对稳定的机械振荡频率源使钟表的走时差从分级缩小到秒级,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带有摆或摆轮游丝的机械钟或表。第二次革命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发明了走时精度更高的石英电子钟表,使钟表的走时月差从分级缩小到秒级。第三次革命就是单片机数码计时技术的应用(电子万年历),使计时产品的走时日差从分级缩小到1/600万秒,从原有传统指针计时的方式发展为人们日常更为熟悉的夜光数字显示方式,直观明了,并增加了全自动日期、星期、温度以及其他日常附属信息的显示功能,它更符合消费者的生活需求!电子万年历钟表计时业界跨跃性的目前市场上电子时钟但多数是只针对时间显示,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我国生产的电子万年历有很多种,总上来说以研究多功能电子万年历为主,使万年历除了原有的显示时间,日期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闹铃,报警等功能。商家生产的电子万年历更从质量,价格,实用上考虑,不断的改进电子万年历的设计,使其更加的具有市场。校准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万年历设计方案,方案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按键、LED显示等模块组成硬件系统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法,控制LED数码管输出,分别用来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在硬件系统中设有独立按键和LED显示器,能显示丰富的信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随时对时间进行校准、选择时间等(1 图2-1 程序工作流程图 三.硬件设计 3.1 晶振 晶振是单片机工作的步伐,晶振的准确与否决定了单片机的计时准确,工作稳定。本设计方法是用12MHz晶振并加两个30pF的电容进行校正,是比较准确的12MHz的频率。晶振分别接单片机的18、19两个引脚。其仿真见(图3-1) 图3-1 晶振电路 3.2 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分为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在单片机在进行正常工作的时候,由于软件、环境等问题给单片机带来的影响,造成单片机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要进行单片机的复位。其复位电路见(图3-2) 图3-2 复位电路 3.3 行列式键盘电路 图3-3 图3-4 3.4 数码管显示电路 图3-5 数码显示电路 3.5 动态动态扫描电路 3.5.1 74LS138位选电路 动态扫描电路选用了两个74LS138译码器作为位选开关最多可以控制16个七段数码管,此处只使用了14位。 图3-6 74LS138位选电路 3.5.2 74LS138简介 74LS138 为3 线-8 线译码器,共有 54LS138和 74LS138 两种线路结构型式。 (1)工作原理 ①当一个选通端(E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E2))和/(E3))为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0、A1、A2)的二进制编码在Y0至Y7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平译出。比如:A2A1A0=110时,则Y6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②利用 E1、E2和E3可级联扩展成 24 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 32 线译码器。 ③若将选通端中的一个作为数据输入端时,74LS138还可作数据分配器。 ④可用在8086的译码电路中,扩展内存。 (2)引脚功能 A0~A2:地址输入端 STA(E1):选通端 /STB(/E2)、/STC(/E3):选通端(低电平有效) /Y0~/Y7: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VCC:电源正 GND:地 A0~A2对应Y0——Y7;A0,A1,A2以二进制形式输入,然后转换成十进制,对应相应Y的序号输出低电平,其他均为高电平。 图7 (3)真值表 输入 输出 STA /STB /STC A2 A1 A0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 H × × × × H H H H H H H H × × H × × × H H H H H H H H L × × × × × H H H H H H H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