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ppt

发布:2025-03-07约2.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活动方案撰写的具体要求1、内容要清楚、详实2、分工要细致、具体3、目标要明确、全面如:“卖报纸活动小组”的活动目标可以确定为:(1)赚取两元钱特殊队费;(2)学习、总结推销技巧;(3)大胆、大方、礼貌地与陌生人交流;(4)学会做成本预算;(5)不怕苦,不怕累,体验赚钱的辛苦和乐趣。学生将本组方案计划在全班汇报交流在此环节中,学生小组派出学习小组长,将本组活动策划在全班汇报,与其他同学交流。学生针对各小组方案计划情况展开讨论学生分组汇报本组的活动策划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帮助完善活动计划。学生根据讨论情况完善计划此环节在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主要让学生在与人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小组的方法,反思自己计划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计划。四、阶段性交流课的课堂组织形式讨论:实施阶段的课堂交流教师要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指导?小结:01阶段交流,主要是学生汇报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通过教师指导和同学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汇报交流。其课堂活动过程大致有如下几个步骤。01 *1、作自我介绍,并让学员记录新郑教师进修学校的网址.2、讲解前,让学员浏览培训教材、光盘及支持网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问题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每周3课时纳入国家课程计划,课堂教学组织基本形式有哪些?教师如何指导?片面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到教室外,学生盲目活动,缺乏真正的深度体验;01将综合实践活动集中在寒暑假开展,缺乏教师过程指导;02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对如何安排这3课时感到茫然的表象:以学科教学方式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实践性;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干部主持,缺乏及时指导,学生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他们认为:要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要突破的一个难点问题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利用每周三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指导学生有效实践。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我们将课堂组织分为六种基本形式:1——主题确定阶段的组织形式;2——主题分解阶段的组织形式;3——活动策划阶段的组织形式;4——实施阶段交流的组织形式;5——总结交流阶段的组织形式;6——方法论教学的基本方法。7讨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如何指01导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02一、主题确定阶段的课堂组织形式小结:在活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的指导应重点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这一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在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利用课堂在班级进行集中汇报交流。21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第一环节中,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但是,并非每一个问题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此环节中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归类,确定哪些问题可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所谓问题归类,即将学生的问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归类。对于回答“是什么”这一层面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而对于回答“为什么”、“怎么做”这一层面的问题,研究比较复杂,研究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确定最有价值的主题和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学生规范地表述主题。关于新郑市新华路交通状况的调查、能够非常清楚地反映研究内容、范围和方向。中学生“骑车族”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调查。01030204二、主题分解课的课堂组织形式讨论:主题分解阶段课堂上教师如何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分解主题?学生汇报围绕某一大主题,自己收集的信息和感兴趣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分解小主题;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分解主题当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围绕活动主题,学生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小结:引导学生向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向度拓展,分解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全面展开,为此,师生开发设计的主题活动就涉及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我问题三个方面。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哪个的主题,教师都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整体关注,在进行某项主题活动时,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自然、社会、自我)切入,充分挖掘主题活动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案例:“挖掘新郑的历史文化”分解:人与自然——老城区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现象,影响了城市的形象,有什么办法进行补救;人与自我——手口足病的出现,会给旅游者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如何才能防止游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