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实战指南(如何从零开始写段子).docx
脱口秀实战指南
如何从零开始写段子
目录
\h01笑话结构的秘密
\h铺垫和笑点:预期和意外
\h故事1和故事2:铺垫和笑点的故事呈现
\h目标假设和再解读:对同一件事情的两种解读
\h连接点:至少有两种解读的事情
\h笑话图解术语回顾
\h笑话图解练习
\h02笑话宝藏:探索写笑话的秘密通道
\h从铺垫写到笑点
\h探索其他通道
\h笑话宝藏术语回顾
\h从铺垫写到笑点练习
\h探索其他通道练习
\h03笑话地图:写什么题材的笑话
\h从话题选择到写出铺垫
\h规划另一个方向
\h笑话勘探器术语回顾
\h笑话勘探器练习
\h规划另一个方向练习
\h简化版笑话勘探器
\h简化版笑话勘探器练习
\h附录章内练习答案
\h笑话图解强化练习
\h笑话勘探器强化练习
\h简化版笑话勘探器强化练习
\h从铺垫写到笑点强化练习
什么是笑话?问得好。大多数人把笑话定义为“让人发笑的话或事”。这个定义虽然正确,但并没有真正告诉我们什么是笑话,而只是描述了笑话应有的效果。如果一个笑话有时候会让大家爆笑,有时候又会冷场,那么它还是一个笑话吗?
人们通常以是否引人发笑作为识别笑话的标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会通过一些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结构”来做出判断。可惜的是,还没有人把这一结构清晰地表达出来,但这将马上成为历史。阐述笑话的结构正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铺垫和笑点:预期和意外
让我们从很多人已经知道的内容开始讨论笑话吧。在传统意义上,笑话可分为两部分:铺垫和笑点。
请看一下A.惠特尼·布朗(A.WhitneyBrown)的这个笑话:
我前两天去看望奶奶……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噢,她倒不是因为病了还是怎么样,她只是让人无聊到爆啊。
一个笑话要达到好笑的目的,就必须让人感到意外。诀窍就是你先预期了别的内容,然后才会感受到意料之外。这就是笑话的妙处。它先让你预期一些事,然后再让你感到意外。所以,我将之定义为:
铺垫营造预期,笑点揭示意外。
为了更好地阐释笑话的结构,我设计了一种视觉辅助方式,并将之命名为笑话图解。下面,我把一个笑话放进图解中,以便让你清楚地识别铺垫和笑点:
该你了!
1.选择两个你自己的“一句话笑话”,并在后面“笑话图解练习”的空白图解上写下它们的铺垫和笑点。
2.翻到后面的“笑话图解练习”,查看练习中案例的铺垫和笑点。
3.图解包含了其他一些还未讲到的笑话机制。随着课程的推进,你会多次使用这个图解并填上新的信息。
故事1和故事2:铺垫和笑点的故事呈现
笑话的铺垫部分在我们的头脑中创建“故事1”,让我们产生预期,然后笑点部分用合乎情理又在预期之外的“故事2”来制造意外。例如,想象一个脱口秀男演员,正万分沮丧地讲下面这个笑话:
(伤心的语气)我老婆和我最好的朋友跑了。天啊,我好想这个哥们儿啊。
铺垫创建了故事1:男人很伤心,因为妻子不再爱他,并和他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男人因为还爱着妻子而心烦意乱。我们期望故事会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所以当笑点呈现故事2时我们会感到意外:男人伤心是因为他想念朋友而不是老婆。
该你了!
1.翻到后面的“笑话图解练习”,写出所有案例的故事1和故事2。
2.翻到后面“笑话图解练习”的空白图解,分别写出你的两个笑话的故事1和故事2。
目标假设和再解读:对同一件事情的两种解读
笑话结构有三大机制,我把前两大机制称为目标假设和再解读。目标假设是故事1的关键要素,再解读是故事2的主要部分。二者互相关联,各自代表了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读。目标假设代表对一件事情的预期解读,而再解读则揭示了对这件事情的意外解读。
目标假设
观众在看到或听到笑话铺垫时会通过各种假设来创建故事1,这些假设中的某一个会成为目标假设。目标假设与其他假设的区别在于它满足了两个独特的标准:
1.目标假设是用来创建故事1的关键假设。
在用来创建故事的所有假设中,有一个关键假设赋予了故事1特定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做出这个关键假设,就会创建出一个不同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让笑话变好笑所需要的故事。
2.目标假设是直接被笑点打破的假设。
每个带铺垫的笑话都会让读者通过假设创建出故事1,然后通过笑点揭示出故事2,以此来打破一个关键假设而给观众带来意外。这个关键假设就是目标假设。
以同一个笑话为例:
(伤心的语气)我老婆和我最好的朋友跑了。天啊,我好想这个哥们儿啊。
该你了!
1.如果记不住笑话图解术语的定义,可以翻到后面的“笑话图解术语回顾”复习这些术语。
2.翻到后面的“笑话图解练习”,判断并写下所有案例的目标假设。
3.翻到后面“笑话图解练习”的空白图解,写下你的笑话的目标假设。
再解读
当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