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微控制器的车载空气检测净化智能车载空气检测与净化系统.doc

发布:2016-11-28约1.16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一、立项依据 3 1.1立项背景与现状分析 3 1.1.1 立项背景 3 1.1.2 现状分析 4 1.2 市场前景 5 1.3 已有实践基础 6 1.4 团队及成员优势 6 二、研究目标、内容、项目亮点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7 2.1 研究目标 7 2.1.1阶段目标................................................................................................7 2.1.2总体设计介绍........................................................................................9 2.2 研究内容及设计方案 12 2.2.1单片机 12 2.2.2 13 2.2.3.......................................................................................................................14.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2.3.1 18 2.3.2 19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20 四、预期效果与具体成果 19 五、具体安排及进度 20 六、经费预算 20 七、参考文献 21 一、立项依据 1.1立项背景与现状分析 1.1.1 立项背景 轿车空调作为一种舒适性空调,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提高轿车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2004年,中国科协启动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1175辆样本车中,全部检测项目达标的只有52辆,其中新车甲醛超标的,占23.4%。2012年9月中300名车主集体投诉奔驰汽车甲醛超标4倍事件,2012年9月,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此次检测选取了市场上在售的32个品牌,44款车型作为检测对象,报告显示,11款主流车型内饰中的致癌物——多环芳烃含量超标。2012年9月18日至9月20日盖世汽车网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围绕车内空气质量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在线调查,982位被调查者中,52%的被调查者认为90%以上的车型都存在空气污染,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同时,湿度大小又是体现空气质量的重要参数,空气中相对湿度的大小会对环境中的人和物产生相应的影响。当车内空气比较干燥,灰尘,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超标,病菌容易迅速传播,处于这种环境中,人们易感冒,皮肤过敏,集体免疫力下降,同时体内水分也加速流失,皮肤变得很干燥,因此,车内空气的净化和加湿显得尤为必要。 车内空气参数主要是指汽车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流动速度,空气的含尘量,CO2的含量,壁面温度等。手动控制的空调系统无法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车速,发动机热负荷以及室内人体散热等因素的变化及时地对汽车内的空气状况进行调节,控制质量也不太理想,并且手动控制需要驾驶员人工操作,这显然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 在2014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汽车类手机应用软件(车载APP)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将移动设备与车载系统协同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接受并熟悉APP。车载电子平台为汽车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找到一条更简单实用的通道,去填补客户数字化生活中的缺口。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有比传统超控面板或者遥控器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空气净化器状态反馈功能,智能手机可现实现在的空气污染状况和主要污染物,空气清洁效果实时显示等信息,方便用户直接看到净化器的工作效果,用户通过APP,即使不在车里,也可以借助网络通过操控软件,来看车内空气净化器的相关工作状态,空气环境质量。因此,实现用手机控制汽车空调系统自动调节和净化空气是我们本次课题重点研究项目。 1.1.2现状分析 国内汽车空调产业起步晚,存在散、乱、差的格局。汽车空调厂家的设计力量不足,技术落后。就国内几家主要汽车空调厂而言,仍处于仿制国外空调系统的阶段。设计软件虽然也引进了UG,Catia等三维造型软件,但软件的利用率不高,设计人员基本上没有蒸发器、暖风机和鼓风机的全新开发设计能力。下面,我们就本次项目主要研究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净化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们应用到的车载空调的净化主要分为滤网式普通车厢空气净化器、静电集尘式空气净化器、臭氧车厢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式车厢空气净化器、光触媒产品等。而且各种车厢空气净化器各有其优缺点。 (2).APP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将APP作为销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