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野外地球物理方法测量数据记录表、地下水污染调查区地球物理调查报告大纲、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电阻率和充电率实验测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录 G
(资料性附录)
野外地球物理方法测量数据记录表
表 G-1 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采集野外记录表
测线编号 起点坐标 终点坐标 电极个数 电极间距 测量方法 测量参数 数据存储位置
备注
测试日期 测量位置 测试人员 审核
“备注”项中主要包括:干扰具体情况(干扰因素种类、干扰程度和分布范围),仪器设
备性能,检查点位置,物性测定点位置等;测点坐标可以采用手持 GPS 进行测定。
— 65 —
表 G-2 探地雷达法数据采集野外记录表
测试目的 测线编号
天线主频 测试点距
测线布置
移动
编号 位置 起点坐标 终点坐标 测线示意图
方向
备注
测试日期 测试人员 现场技术员 审核
— 66 —
表G-3 激发极化法数据采集野外记录表
工区 线号 日期 天气
点距 (米)装置AB=(米)
MN= (米)旁测距离 (米)K=
I ⊿V ρа ηα
点号 备注
(mA) (mv) (Ω·m) ( ﹪)
操作者: 记录计算者: 复核者: 检查者:
— 67 —
附录 H 地下水污染调查区地球物理调查报告大纲
第一章 概述
1.1 调查目的和任务
1.2 调查范围
1.3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4 已有工作成果总结分析
1.5 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调查区污染概况及物性特征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
2.3 污染状况调查
2.4 调查区物性特征
第三章 地球物理工作方法与质量评述
3.1 野外工作方法
3.2 野外数据采集
3.3 数据质量评价
第四章 资料处理解释推断
4.1 处理解释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解释推断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六章 附表与附图
地理位置图、测线平面布置图、地球物理调查成果图、现场记录照片、现场探测的记录、
法规文件等。
— 68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