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答案).docx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答案)
选择题
1.以下哪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X射线
答案:C。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纸就能挡住;β射线穿透能力稍强,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γ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穿透能力最强,能穿透较厚的混凝土、铅板等;X射线穿透能力也较强,但通常不如γ射线。所以选C。
2.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实践的正当性
B.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
C.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D.彻底消除辐射
答案:D。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实践的正当性,即进行伴有辐射的实践必须是值得的;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确保个人受到的剂量不超过规定的限值;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而辐射在自然界中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彻底消除,所以选D。
3.以下哪种材料对γ射线屏蔽效果最好()
A.木材
B.水
C.铅
D.塑料
答案:C。铅具有高密度和高原子序数,对γ射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木材、水和塑料对γ射线的屏蔽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选C。
4.个人剂量计主要用于测量()
A.环境辐射剂量
B.工作场所辐射剂量
C.个人受到的辐射剂量
D.放射性物质的活度
答案:C。个人剂量计是供个人佩带、用以测量和记录佩戴者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所受外照射剂量的仪器,主要用于测量个人受到的辐射剂量。环境辐射剂量一般用环境辐射监测仪测量;工作场所辐射剂量可以用场所辐射监测设备测量;放射性物质的活度用放射性活度计等测量。所以选C。
5.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指()
A.放射性物质完全衰变所需的时间
B.放射性物质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
C.放射性物质开始衰变到衰变结束所用时间的一半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所以选B。
填空题
1.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
答案:电离辐射是指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等;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射频辐射等。
2.辐射防护中常用的剂量当量单位是(希沃特(Sv))。
答案:剂量当量是在吸收剂量的基础上,考虑了辐射的品质因数等因素,其国际单位是希沃特(Sv),常用的还有毫希沃特(mSv)等。
3.外照射防护的三要素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答案:时间防护是指尽量减少受照射的时间;距离防护是指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因为辐射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屏蔽防护是指在辐射源与人员之间设置屏蔽物质,减弱辐射的强度。
4.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必须遵循(货包分级)、(包装设计的质量保证)、(货包的检查和试验)、(运输指数的确定)等规定。
答案:这些规定是为了确保放射性物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5.放射性废物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载废物)、(液体废物)和(固体废物)。
答案:气载废物主要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气体;液体废物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液体;固体废物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固体。
判断题
1.只要接触辐射就一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答案: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辐射剂量、照射时间等因素有关。在低剂量、短时间的情况下,人体可能不会受到明显的危害,甚至人体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只有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阈值时,才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该说法错误。
2.佩戴个人剂量计就可以完全避免辐射危害。(×)
答案:个人剂量计只是用于测量个人受到的辐射剂量,它本身并不能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要避免辐射危害,还需要采取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等措施。所以该说法错误。
3.放射性物质的活度越大,其半衰期越短。(×)
答案: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由其原子核的性质决定的,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常数,与放射性物质的活度无关。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目。所以该说法错误。
4.只要将放射性物质密封好,就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
答案:即使放射性物质被密封好,它仍然会发射出射线,这些射线可能会穿透密封容器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而且,如果密封容器出现破损等情况,放射性物质泄漏,危害会更大。所以该说法错误。
5.天然辐射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答案:天然辐射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剂量较低,但长期、过量的天然辐射暴露也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不过在一般环境中,人体对天然辐射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该说法错误。
解答题
1.简述辐射防护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辐射防护的目的是在不过分限制既伴有辐射照射又有益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