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pdf
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
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
博物馆,一般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主要研究、收藏、保
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
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
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
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学生欢声雀语地向太仓市博物馆走
去,因为我们心中都充满着对庄严的博物馆的好奇,脚上就感觉装上了风火轮
一般,转眼间,一幢象帽子一样雄伟的建筑物矗立在我们的眼前。
一走进大门,“天下粮仓,天下良港”八个大字印入我的眼帘,我心中对太
仓的敬意油然而生,对身为太仓人感到无比骄傲。
接着,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第一个展览区,这里主要陈列的是铜像,有
神佛、菩萨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滴水观音像。这尊铜像是明朝时造的。
它为净瓶观音,俗称“滴水观音”。高耸的发髻,飘逸的衣裙,婀娜的身姿,
悠然立于鳌鱼背的设计皆融入了世俗的审美情趣。观音广额收颐,眉目清秀,
形貌娟丽。神情清慎温雅,静穆慈蔼。观音脚下的金鳌,乃是观音的坐骑,原
为海中恶害众生的庞然大物,后被观音降伏,只要一听到观音的声音,马上自
悟闭口,驯服以待。其信步怒海,洒甘露于人间的神态,体现了观音“慈
悲”、“救难”和“法力无边”的神的特质。参观好了这些神像,使我明白了
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原来他们心中的“佛”是这么美好。
一楼参观后,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奔向二楼,这里主要展览着太仓历史悠久
的文化资料。这里有一段非遗的故事让我感动。它讲述了太仓一位老者通过回
忆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儿时你奶奶常跟自己在星星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位老
者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和家人的美好生活。后来,他的家被日本人炸毁,为了能
生存下来,他只好以昆曲为生,走南闯北辛苦度日,中年以后又学习江南丝
第1页共6页
竹,并代表太仓出国演出。像这位老者一样坚强生活的太仓名人很多,我心中
感到无比敬佩他们,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如此发达,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好知
识,把他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接着我们去了三楼和四楼,那些字画让我感到古代太仓人的文化是如此出
色,艺术品更让我啧啧赞叹。在这些绝美的艺术品中我最喜欢青花釉手工了。
釉里红是瓷胎上用铜料彩绘施釉后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成的传统釉下彩品种,
器表呈白地红花。元代始烧,明宣德和清康熙烧造的釉里红较成功。在雍正、
乾隆期间,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红,将这两种釉下彩绘集于同一器物上,在透明
釉的覆盖下,经高温烧煅而成,改变了以前只绘一色之单调。该盘即为青花釉
里红器,敞口,略外撇,浅弧腹,平底,圈足。胎薄,胎质细腻,器底为“大
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章形款。采用青花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饰以青花双
圈,盘底中心为一折枝牡丹,周围饰以三组折枝花卉,都以青花勾勒花边,其
内点以釉里红彩。此盘青红两色互相映衬,显得分外娇娆,令人赏心悦目。看
了这些,我感到我们这一代人比起他们的执着钻研的精神差太远了,我们有这
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我们又是如何度过的呢?我心中一直在问着自己。
时间飞逝,参观结束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博物馆。在回去的
路上,我们安静了很多。此时人人都在心中歌唱祖国,歌唱太仓。人人心中播
下了一颗种子:我们要努力学习,让我们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太仓更加繁荣昌
盛。
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篇2)
暑期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让我受益匪浅的参观博物馆活动。这次参观,我
感受颇深。与以往的参观活动有些不同,因为这是一次历史、文化的学习之
旅。我们的营地被安排在位于运河畔的刀剪剑博物馆。每天,我们在这里感受
博物馆的文化气息,学习与交流。
走进这大大的博物馆,到处充满了历史与文化,“刀剑的历史”、“刀剑与
生活”、“刀剑的文化”、“刀剑制造”、“刀剑欣赏”、“剪刀的起源及演
变“等参观内容,都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种各样的刀、剪、剑,通过那
些有趣的图画知道它们有很多种类型,远至春秋战国的青铜剑,以及铸剑的流
第2页共6页
程,更能体会到铸剑背后的故事。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时不时地发出了一声声
惊叹:如,在剪刀锻造车间,工人叔叔们在认真地打造剪刀,原来制作一把小
小的剪刀,竟然需要几十多道工序,需要这么多人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