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风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双吸叶轮平衡轴向力 5)背叶片平衡法 6)叶轮对称排列平衡法 (二)径向力的产生和平衡方法 (a)双层压出室;(b)双压出室;(c)倒置双蜗室径向力的平衡 三、离心泵的整体典型结构 (一)离心泵的结构形式 (二)单级泵的典型结构 (三)多级泵的典型结构 1) 分段式泵 2)圆筒型多级泵 第二节 离心式风机的结构 一、主要部件 (一)叶轮 (二)进气装置 (三)蜗壳 蜗壳是以最小阻力损失汇集叶轮中甩出的气流,然后引向风机出口,并将气流的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的部件。一般由螺旋室、蜗舌和扩压器组成,用钢板制造 1.螺旋室 2.蜗舌 蜗舌由螺旋室内部螺旋的起始部分与风机出口断面反向延长线的一部分构成 3.扩散器 扩散器是将流出螺旋室的气流中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的部件,又称扩压器 4.扩压环 离心式风机运行时,由于前盘外侧的扇风作用,以及叶轮与进风口配合处间隙的泄漏影响,会在蜗壳内位于进风口外壁面、叶轮前盘和蜗壳所形成的空间中产生旋涡,造成能量损失,如图2-43所示。为此,离心式风机常常在进风口外壁上加装扩压环,占据产生旋涡的空间,以减少蜗壳内的旋涡损失,提高风机效率 二、离心式风机的典型结构 第三节 轴流式泵与风机的结构 一、轴流式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 (一)轴流式泵的主要部件 1. 叶轮及动叶调节机构 叶轮是轴流泵提高液体能量的唯一部件。它装在叶轮外壳内,由动叶头、轮毂、叶片等组成,大型轴流泵的叶轮通常还设有专门的动叶调节机构 轴流泵的叶轮一般由高级铸铁或铸钢制成,当抽送海水时,可用青铜或磷青铜制造。 一、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一)转动部件 1. 叶轮 叶轮是泵的最主要的部件。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同时提高液体压力能和动能的部件,它在泵腔内套装于泵的主轴上。 叶轮的型式有开式、半开式及闭式叶轮,如图2-2所示。 (a)(b)闭式叶轮;(c)半开式叶轮;(d)开式叶轮 2. 轴及轴套 轴是传递扭矩(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多级离心泵 1—联轴器 2—泵轴 3—轴承 4—填料压盖 5—吸入段 6—密封环 7—中段 8—叶轮 9—导叶 10—密封环 11—拉紧螺栓 12—压出段 13—衬环 14—平衡盘 15—泵盖 3. 联轴器 联轴器又称靠背轮,是连接主、从动轴以传递扭矩的部件。 1)凸缘固定式联轴器由两个带毂的圆盘(又称两个半联轴器)所组成 2)齿轮式联轴器主要由两个具有外齿的半联轴器和两个带内齿的外壳组成 3)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如图所示,由两个圆盘形的半联轴器组成 (二)静止部件 1. 吸入室离心泵吸入口法兰至首级叶轮入口之间的流动空间称为吸入室 2. 导叶与蜗室 导叶是一种导流部件,又称导向叶轮 1)径向式导叶。由正导叶、过渡区和反导叶组成 2)流道式导叶 3. 压出室 1)螺旋形压出室 2)环形压出室 (三)密封部件 外密封、内密封以及级间密封 1. 外密封 2)机械密封 3)浮动环密封 4)其他密封。外密封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形式外,还有迷宫密封、螺旋密封等 2. 内密封 为了减少机内高压区泄漏到低压区的液体量,通常在泵体和叶轮上分别安设内密封。内密封常称为密封环,又称口环、卡圈 3. 级间密封 级间密封就是装在泵壳或导向叶轮上与定距轴套(或轮毂)相对应的静环,故又称级间密封环 二、离心泵的轴向力、径向力及其平衡 (一)轴向力 1. 轴向力的产生 2. 轴向力的平衡方法 1)在叶轮后盘外侧适当地点设置密封环,其直径与前盘密封环大致相等。流体通过此增设的密封环后压强有所降低,从而与叶轮进口侧的低压强相平衡。 2)设置平衡管或在后盘上开设平衡孔,同时采用止推轴承平衡剩余压力。 a)平衡孔 b)平衡管 3)多级泵的轴向力常用平衡鼓与止推轴承相配合的专门平衡机构进行平衡;也有采用平衡盘的平衡机构。平衡盘能根据不平衡力的大小自动调整其位置来达到平衡 图2-23 平衡盘1—末级叶轮 2—平衡座 3—平衡套 4—平衡盘 5—中间室 6—平衡室 7—平衡座压盖 8—节流装置 9—接第一级吸入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