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_蛋鸡常见疾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治方法: (1)预防:主要应防止禽类宿主与媒介昆虫的接触。在蠓、蚋活动季节,每隔6-7天,在禽舍内外用溴氰菊酯或戊酸氰醚酯等杀虫剂喷洒,减少昆虫的侵袭。 (2)治疗:可选用辉煌,克球粉、痢特灵等均可收到好的效果。 注:引起白冠病降蛋的原因往往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磺胺类药物的使用也会引起降蛋,可在饲料中添加3PPM的小苏打或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另外市场上有治疗本病的中药作为首选。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呼吸性、败血性的综合病症。又称欧州鸡瘟,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流行病学: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禽,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禽流感的扩散主要是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也是传播本病的因素。吸血昆虫可传播病毒,带毒的种蛋可垂直传播。 (三)病毒病 .禽流感 临床症状: 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一般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高度致病性禽流感往往突然爆发,无任何临床症状而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精神萎顿、不食、衰弱、羽毛松乱,头、翅下垂,鸡冠和肉髯呈暗紫色,头部水肿,结膜肿胀发炎,鼻腔内有粘性分沁物,病鸡常摇头,呼吸困难。有些病例出现下痢和神经症状,抽搐,运动失调,瘫痪和半瘫痪,失明。病程一般1-2天,死亡率可达50%-100%。呼吸型禽流感,一般症状为精神食欲较差,产蛋减少,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鸣音、喷嚏和鼻窦肿胀,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金刚烷胺对鸡和火鸡的A型流感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效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减轻支原体和细菌性疾病的并发感染。对本病的控制主要是加强预防措施,应尽量减少野禽与家禽、饲料和水源的接触,防止野禽进入禽场、禽舍和饲料贮存间内,注意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辅之以适当的疫苗免疫接种。发生本病时要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焚烧发病鸡群和尸体等综合防制措施。 目前造成养禽业较大损失的主要是低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和发生气管啰音,雏鸡流鼻液。 病原:本病的病原是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染,易感鸡吸入少量病毒就能感染,传播极其迅速。易感鸡和病鸡同舍饲养,往往在48小时内即出现症状,5-8天之内大部分鸡都可被感染,饲养人员、动物、用具及饲料等均能携带病毒,冬秋季节易流行。 2.传染性支气管炎 临床症状: 4周龄以下雏鸡发病时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喘鸣和打喷嚏,在夜间尢其显著,病雏流鼻液和眼泪,严重程度与继发感染有关,5-6周龄以上的生长幼鸡的突出的症状是气管啰音,伴咳嗽和喘气。病毒能侵害小母鸡的生殖器官,卵巢和输卵管发生萎缩或发育不良,造成产蛋性能下降。成年鸡感染后的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产蛋量的严重下降和蛋的质量变差,包括蛋壳变软、变形、表面粗糙起皱、蛋壳色泽变淡和蛋白稀薄如水样等。本病的死亡率在雏鸡可达5-40%,2-5日龄鸡约5%,成年鸡一般不死。 防治措施: 本病的防治着重做好预防工作,①育雏室要注意保温,通风,防止鸡群过分拥挤,减少应激因素,病鸡严格隔离,重病鸡及早淘汰。②疫苗接种是防治本病的可靠办法,常用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弱毒苗一般用于雏鸡首免,灭活苗主要用于开产前鸡,方法:点眼、滴鼻、饮水、注射。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喘气、咳出血样渗出物为特征,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喉头和气管部分,气管粘膜的上皮细胞肿胀、水肿,形成糜烂和出血。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还造成鸡只大批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鸡为主要的自然宿主,各年龄均可感染,但以4-10月龄的成年鸡尤为严重且多表现典型症状。本病传播迅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可高达90%-100%,死亡率5%-50%不等,耐过本病的鸡具有长期免疫力。可经呼吸道及眼内传播,传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人员野生动物、种蛋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临床症状: 急性型:主要在成年鸡发生,传播迅速,短期内全群感染。病鸡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呼吸时突然伸头张口并伴有鸣音和喘气声,喘气和咳嗽严重,咳嗽多呈痉挛性,并咳出带血的粘液或血凝块。病重者头颈卷缩,嘴喙下垂,眼全闭。检查喉部,可见粘膜上附有黄色或带血的浓稠粘液或豆渣样物质。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约12%。病程一般为10-14天,康复后有的鸡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