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特低渗透油藏试井精细解释研究(最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特低渗透油藏试井精细解释研究
长庆油田分公司0.3毫达西储层开发试验项目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二○○六年九月
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特低渗透油藏试井精细解释研究
委托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0.3毫达西储层开发试验项目组
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课题负责:程时清
报告编写:程时清 杨秀祥
参 加 人:程时清 姚约东 李芳玉
杨秀祥 唐恩高 石志良
审 核 人:李忠兴
长庆油田分公司0.3毫达西储层开发试验项目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二○○六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低渗透试井解释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4
1.1复合模型 4
1.1.1复合模型概述 4
1.1.2两区圆形复合模型 5
1.1.3 线性复合模型 8
1.1.4 交接面存在附加阻力的复合模型 9
1.1.5 三区复合模型 11
1.2 压裂井模型 12
1.2.1无限导流裂缝 14
1.2.2有限导流裂缝 19
1.2.3压裂效果评价 23
1.3水平井模型 26
1.3.1水平井模型概述 26
1.3.2水平井模型实例分析 28
第二章 试井设计 30
第三章 数值试井分析 34
3.1数值试井概述 34
3.2典型井数值试井解释 35
第四章 试井解释与油藏动态综合分析 46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49
参考文献 51
附件1 试井解释成果表 52
附件2 油水井试井解释曲线 53
附件3 庄9井解释报告 74
附件4 庄20-20井解释报告 79
附件5 庄21-20井解释报告 83
附件6 庄22-19井解释报告 87
附件7 庄22-20井解释报告 91
附件8 庄60-20井解释报告 94
附件9 庄60-23井解释报告 99
前 言
庄19井区和庄9井区主要含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82、81,主力油层为长82油层。庄19井区平均孔隙度11.5%,渗透率0.66×10-3μm2,油层埋深2120m。长82上报预测含油面积42.9km2,地质储量2040×104t。 2004年5月转注,庄19井进行超前注水开发试验。2004年在庄19井区进行超前注水开发试验,目前已完钻开发井18口,其中采油井9口,注水井9口,平均油层厚度13.0m,6口注水井投注。
2001年将庄9井区确定为超前注水开发试验区,动用含油面积1.2km2,地质储量72×104t,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520×140m井排距),部署钻井8口,建油井7口,注水井2口,建产能1.0×104t。井区8口井平均单井钻遇长82油层12.7m,油水层1.3m,单井试油日产油11.3t,日产水6.0m3。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国内外资料来看,国内外尚无0.3×10-3μm2左右储层成功开发的整套经验。鄂尔多斯盆地低渗、特低渗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总结出一系列适合特低渗透油层开发的技术。近两年,初步开展了0.5~1.0×10-3μm2储层的油气富集规律、油藏工程、渗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使得很多低渗透油藏得到有效开发,为油田的增储上产增添了新鲜血液。但对0.3×10-3μm2左右的储层开发试验工作量较少,目前尚无大的技术突破。
庄19井区和庄9井区是先期超前注水开发先导性试验区,2005年油井试油投产,通过本井组系统试井设计、压力分析、精细解释,搞清储集层的渗流特征,并获取地层参数,指导油田开发工作已是大势所趋。
开展本项目的目的是针对庄19井区和庄9井区特低渗透油层渗流特点,注水开发过程中物性参数的变化,特别是注水对裂缝诱发的影响,结合油藏地质、油藏动态资料,以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为指导,通过注采井组试井设计,资料解释,结合井组动态模拟,弄清低渗透油藏的渗流参数分布特征以及裂缝与压力变化规律,在水驱开发渗流机理、参数分布及物性变化、裂缝以及压力变化规律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和认识,深化油藏认识,提高各种调整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动态调整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我们调研了国内外低渗透的渗流理论、试井解释模型,发现国内外对小于1×10-3μm2的油藏没有成熟的试井解释模型,需要探索长庆特色的试井资料解释模式,发展特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资料录取和精细解释技术。
在开发处和0.3mD项目攻关组、采油二厂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项目研究任务,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1))))
第一章 低渗透试井解释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通过对已有试井资料进行分析,长庆油田0.3mD开发试验区长82油层试井解释模型具有3类特征:复合模型、压裂井模型、水平井模型。
1.1复合模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