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钳工工艺学(人社第五版)课件:第三章 钳工基本操作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水平仪检验平面度 用塞尺检查配合面间隙 §3-8 研 磨 一、研磨概述 用研磨工具(研具)和研磨剂从工件表面磨掉一层极薄的金属,使工件获得精确的尺寸、形状和极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加工方法,称为研磨。 1.研磨过程 研具材料比被研磨的工件材料软,这样受到一定压力后,通过研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研磨剂,对工件产生微量的切削作用,均匀地从工件表面切去一层极薄的金属。借助于研具的精确型面,可使工件逐渐得到准确的尺寸精度及合格的表面粗糙度。 2.研磨特点及作用 (1)研磨可以获得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2)容易获得极小的表面粗糙度。 (3)加工方法简单、不需复杂设备,但加工效率低。 (4)经研磨后的零件能提高表面的耐磨性、抗腐蚀能力及疲劳强度,从而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3.研磨余量 二、研具 1.研具材料 (1)灰铸铁 灰铸铁具有硬度适中、嵌入性好、价格低、研磨效果好等特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研磨材料。 (2)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比灰铸铁的嵌入性更好,且更加均匀、牢固,常用于精密工件的研磨。 (3)软钢 软钢韧性较好,不易折断,常用来制作小型工件的研具。 (4)铜 铜的性质较软,嵌入性好,常用来作研磨软钢类工件的研具。 2.研具类型 (1)研磨平板 研磨平板 a)光滑平板 b)有槽平板 (2)研磨环 研磨环 (3)研磨棒 研磨棒 a)、b)固定式 c)可调式 1-调整螺母 2-锥度芯轴 3-开槽研磨套 三、研磨剂 1.磨料 粒度号 研磨加工类型 可达表面粗糙度Ra/μm 100号~240号 最初的研磨加工 ? W40~W20 粗研磨加工 0.4~0.2 W14~W7 半精研磨加工 0.2~0.1 W5以下 精研磨加工 0.1以下 常用研磨磨料 2. 分散剂 分散剂使磨料均匀分散在研磨剂中, 并起稀释、润滑和冷却等作用。 3. 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主要是混合脂, 在研磨过程中起乳化、润滑和吸附作用, 并促使工件表面产生化学变化, 生成易脱落的氧化膜或硫化膜, 借以提高加工效率。 四、研磨方法 手工研磨的运动轨迹 a)直线形 b)直线摆动形 c)螺旋形 d)8字形 1.平面研磨 (1)一般平面的研磨 (2)狭窄平面研磨 狭窄平面研磨 a)导靠的应用 b)、 c形夹的应用 2.圆柱面研磨 (1)外圆柱面的研磨 研磨外圆柱面 一般工件的转速在直径小于80mm时为l00r/min,直径大于l00mm时为50r/min。研磨环的往复移动速度,可根据工件在研磨时出现的网纹来控制。 研磨环的移动速度 a)太快 b)太慢 c)适当 (2)内圆柱面的研磨 内圆柱面的研磨与外圆柱面的研磨正好相反,是将工件套在研磨棒上进行的。研磨时,将研磨棒夹在机床卡盘夹上夹紧并转动,把工件套在研磨棒上进行研磨。机体上大尺寸的孔,应尽量置于垂直地面的方向,进行手工研磨(竖研)。 3.铆接形式及铆距 (1)铆接形式 铆接形式 a)搭接 b)对接 c)角接 (2)铆距 指铆钉间或铆钉与铆接板边缘的距离。在铆接结构中,有三种隐蔽性的损坏情况:沿铆钉中心线被拉断、铆钉被剪切断裂、孔壁被铆钉压坏。因此,按结构和工艺的要求,铆钉的排列距离有一定的规定。如铆钉并列排列时,铆钉距t≥3d(d为铆钉直径)。铆钉中心到铆接板边缘的距离:如铆钉孔是钻孔时约为1.5d ;如铆钉孔是冲孔时约2.5d。 4.铆钉直径、长度及通孔直径确定 (1)铆钉直径的确定 铆钉公称直径d 2.0 2.5 3.0 3.5 4.0 5.0 6.0 8.0 10.0 通孔 直径 d h 精装配 2.1 2.6 3.1 3.6 4.1 5.2 6.2 8.2 10.3 粗装配 ? ? ? ? ? ? ? ? 11 铆钉公称直径d 12 14 16 18 20 22 24 27 30 通孔 直径 d h 精装配 12.4 14.5 16.5 - ? ? ? - - 粗装配 13 15 17 19 21.5 23.5 25.5 28.5 32 铆钉公称直径及通孔直径 (2)铆钉长度的确定 1)半圆头铆钉杆长度 L=∑δ+(1.25~1.5)d 2)沉头铆钉杆长度 L=∑δ+(0.8~1.2)d 式中 ∑δ—被铆接件总厚度(mm); d—铆钉公称直径(mm)。 (3)通孔直径的确定 铆接时,通孔直径的大小,应随着连接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孔径过小,会使铆钉插入困难;孔径过大,则铆合后的工件容易松动 5.铆接方法 半圆头铆钉铆接过程 a)压紧板料 b)镦粗铆钉 c)铆钉成形 d)铆钉整修 二、粘接 用黏结剂把不同或相同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操作方法,称为粘接。粘接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