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用户需求书-宁波轨道交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用户需求书
1. 项目概况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1期现网使用400M专用对讲机(型号:摩托罗拉P3688),采用点对点直通模式,其功能是用于客运服务人员在乘客服务区域内的日常运营管理。由于受手持机功率、天线增益以及地形等限制,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7个站存在信号盲区,分别为:栎社国际机场站、栎社站、石碶站、丽园南路站、轻纺城站、宁波火车站和鼓楼站,特别是大区域和大客流车站,如轻纺城站、宁波火车站和鼓楼站尤为突出。经现场实地调研,覆盖盲区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作走廊、设备层、部分出入口、站台层端门内以及换乘通道等。为更好的把控车站安全,给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需对这7个车站进行400M覆盖补盲改造,即通过增设数字中继台或数字车载台、敷设室内吸顶天线等对原有无线覆盖进行延伸,进行室内分布覆盖,满足车站在乘客服务区域400M信号覆盖。
2. 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在轻纺城站、宁波火车站和鼓楼站各增设一套400M数字中继台,栎社国际机场站、栎社站、石碶站、丽园南路站各增设一台400M数字车载台,7个站点分别做好室内天线分布,从而确保这7个车站乘客服务区域400M对讲机通话无盲区,满足车站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通信的同时也便于突发情况下现场管控、指挥,完善车站安全管理,实现安全、高效的运营目标。
3. 详细覆盖需求
3.1 轻纺城站覆盖需求
3.1.1 车站所有出入口外的5M范围内。
3.1.2 站厅层:乘客服务区域、车站控制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办公区域及走廊。
3.1.3 站台层:乘客服务区域。
3.1.4 以上乘客服务区内各楼梯、电扶梯及联络通道等区域。
3.2 宁波火车站覆盖需求
3.2.1 车站所有出入口外的5M范围内。
3.2.2 站厅层:乘客服务区域。
3.2.3 站台层:乘客服务区域、车站控制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办公区域及走廊。
3.2.4 以上乘客服务区内各楼梯、电扶梯及联络通道等区域。
3.3 鼓楼站覆盖需求
3.3.1 1号线和2号线换乘通道
3.3.2 站厅层:乘客服务区域、车站控制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办公区域及走廊。
3.3.3 2号线站台层:乘客服务区域。
3.3.4 以上乘客服务区内各楼梯、电扶梯及联络通道等区域。
3.4 栎社国际机场站覆盖需求
3.4.1 车站所有出入口外的5M范围内。
3.4.2 站厅层:乘客服务区域、车站控制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办公区域及走廊。
3.4.3 站台层:乘客服务区域。
3.4.4 以上乘客服务区内各楼梯、电扶梯及联络通道等区域。
3.5 栎社站覆盖需求
3.5.1 车站所有出入口外的5M范围内。
3.5.2 站厅层:乘客服务区域、车站控制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办公区域及走廊。
3.5.3 设备层:走廊区域。
3.5.4 站台层:乘客服务区域。
3.5.5 以上乘客服务区内各楼梯、电扶梯及联络通道等区域。
3.6 石碶站覆盖需求
3.6.1 车站所有出入口外的5M范围内。
3.6.2 站厅层:乘客服务区域、车站控制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办公区域及走廊。
3.6.3 设备层:走廊区域。
3.6.4 站台层:乘客服务区域。
3.6.5 以上乘客服务区内各楼梯、电扶梯及联络通道等区域。
3.7 丽园南路站覆盖需求
3.7.1 车站所有出入口外的5M范围内。
3.7.2 站厅层:乘客服务区域、车站控制室、站长室、交接班室等办公区域及走廊。
3.7.3 站台层:乘客服务区域。
3.7.4 以上乘客服务区内各楼梯、电扶梯及联络通道等区域。
4. 系统设计
轻纺城等3个车站采用带基站系统,其信号源中继台设置在相应车站的专用通信设备室内,设备供电由现有的专用通信交流配电柜统一提供,电压为AC220V,通过天馈系统发散到整个车站内部。栎社国际机场站等4个车站采用车载台来覆盖信号盲区,其设备就放置在车控室的操作台面上,并由一台交流220V转直流13.8V的稳压电源为设备供电,最后通过室内天线分布,实现车控室与站点内移动对讲机终端的呼叫。
5. 系统规划要求
5.1 中继台与现有对讲机(摩托罗拉P3688对讲机)需为同一数字通讯制式,满足兼容性要求,符合数字移动无线电(DMR)标准。
5.2 中继台与对讲机之间采用异频单工通信方式。对讲机与对讲机之间通过中继台进行通信,其接收终端的上行频率信号,转变为终端的下行频率,并下发到接收端终端,延长通信距离,提高通信质量。
5.3 频段满足UHF403-470Mhz和宁波市无线电管理局有关规定。
5.4 一个中继台能同时提供两路通信,为两组人同时提供通信。
5.5 覆盖率:无线信号需在具体覆盖需求区域的覆盖率达到98%,场强不低于-90dBm。
6. 频率需求规划
由于需要设置3个常规数字中继台,因此需要申请3对异频组网频点进行通信。此频点申请及
显示全部